• 38阅读
  • 0回复

舒尔茨的中东三国之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6
第6版()
专栏:述评

  舒尔茨的中东三国之行
  张德真
本月10日至14日,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先后访问了以色列、埃及、约旦三国。这是1983年以来美国国务卿对中东地区的第一次访问,也是继上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墨菲在中东七国的穿梭外交之后美国在中东采取的又一个重要的外交行动。据美国政府宣称,舒尔茨此行的目的在于“寻求能导致以色列及其阿拉伯邻国直接谈判的实际步骤”,以推动中东的和平进程。美国高级领导人相继出访中东,表明经过一年多的相对沉寂之后,美国在中东的外交重新趋于活跃。
自去年年初美军被迫撤出黎巴嫩和黎巴嫩废除美国一手撮合的黎—以撤军协议后,美国在中东地区连遭挫折,里根的“和平方案”实际上已经难于推行,加之美国忙于国内大选,使里根政府在中东一时难有作为。正当美国在中东一筹莫展的时候,苏联不失时机地利用阿拉伯国家同美以的矛盾和美国中东政策的受挫,加快在中东恢复影响。苏联还提出了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建议,企图打破美国垄断中东和谈的局面。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里根政府连任后决心重新部署,在中东发动一场新的外交攻势,以掌握住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主动权。舒尔茨此次中东三国之行,就是这种努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促使美国国务卿访问中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半年来在中东地区出现了一股要求通过和谈解决阿—以冲突的新势头。去年11月由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召开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政治纲领。今年2月约旦和巴解组织达成的“约巴协议”确定了在“以土地换和平”和召开国际会议的原则基础上全面解决阿—以冲突,并决定约巴联合组成代表团参加中东和谈。随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又提出了由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联合代表团同美国和以色列分阶段直接谈判的倡议。此外,自年初以来,阿拉伯国家领导人相继访问美国,力促美国在中东和平问题上采取主动行动。面对这股“阿拉伯外交旋风”,美国感到有必要重振旗鼓,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并改善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但是,舒尔茨这次中东之行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是由于美国仍然坚持偏袒以色列和排斥巴解组织的错误立场。当前中东和谈问题上的焦点是巴解组织的地位和约巴联合代表团中巴勒斯坦的代表人选问题。“约巴协议”和穆巴拉克建议都明确提出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理应作为约巴联合代表团的成员参加谈判。而美国一方面在5月8日宣布将考虑同约巴联合代表团中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即巴勒斯坦议会)的成员进行对话,在这个问题上比过去表现有所松动,另一方面却拒不承认巴解组织,反对同拟议中的约巴联合代表团中的巴解组织成员进行谈判。舒尔茨这次出访中东三国就是为了兜售美国的新方案,企图迫使阿拉伯国家作出新的让步。但是美国的打算没有实现。在舒尔茨访问期间,埃及和约旦领导人都重申了他们的一贯立场,反对美国排斥巴解组织的作法。而以色列内阁虽有分歧,但仍顽固坚持敌视巴解组织的政策。以色列政府在舒尔茨访问结束后发表的一项公报中声称,它“将不会与决心履行巴勒斯坦宪章的任何组织的成员进行谈判”。难怪舒尔茨在访问结束后说:“很难找到巴解组织和以色列都能接受的巴勒斯坦谈判代表”,中东和平还“存在着许多难题”。
看来,两年来中东地区的血雨腥风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连遭挫折未能使美国吸取教训,从根本上改变其立场。这不能不使美国的中东政策同它在中东所要实现的目标发生尖锐矛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