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青春赞歌——“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北京活动圆满结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6
第6版()
专栏:

  青春赞歌
  ——“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北京活动圆满结束
  本报记者 张云方
“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北京活动于15日圆满结束了。北京活动为时虽仅六天,但如同春天里百花盛开一样,人们已经预见到明天的累累果实。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代表团拉里·齐亚团长高兴地称赞说,这是一次超越种族、信仰、党派、职业和阶层的青年盛会,其结果令人欢欣鼓舞。
这次友好会见活动,中心议题是青年在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
在广泛和生动的友好活动中,各国青年朋友热烈交谈和讨论的,正是这个最为大家关注的主题。11日和12日举行的“青年在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专题讨论会上,这一主题得到了高度的升华。
讨论会上,朝鲜代表罗英洙说:“青年人坚强、勇敢、勇于战胜困难,是我们时代的一支伟大革命力量”。代表们一致认为,当今世界上,青年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一支建设国家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生力军,他们代表了世界的未来。
不少代表指出,当今世界之所以对青年寄予殷切希望,归根结底是因为今天的世界危机四伏,很不安宁。其前景,一个是和平与发展,一个是战争与倒退。人们追求的当然是和平与发展,幸福与安宁,这是人心所向。青年们的重任也正在于此,现在是当今世界青年经风雨,见世面,大有作为的时期。
当前,青年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一是有些青年不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沉湎于灯红酒绿的生活;其二是社会上对青年不放心,怕他们办事不牢靠等等,这些都障碍了青年们的作用和进取。因此,青年要胸怀大志,积极参与国家和世界大事,作出自己的贡献。老一代人要关心青年的成长,指引他们,委以重任,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成长。
各国青年在北京活动中,始终沉浸在友谊的海洋中。他们深深体会到友谊是和平与发展的纽带。
日本代表团秘书长安部哲也一到北京,就对其他代表团的朋友说:我是来广交朋友的。安部去年曾作为三千日本青年中的一员,来华参加中日青年友好联欢。他对记者说,去年是中日两国青年联欢,今年是世界青年大联欢,这样发展下去,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成了朋友,战争的危险也就越来越小了。他在谈到友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时指出,要有和平,才能发展,而和平需要友谊这根强有力的纽带。他的话是颇富哲理的。
这次来华参加友好会见的近四百名各国代表和观察员,大多是第一次光临我国。六天来,代表与代表之间,各国代表和中国代表之间已经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丹麦社会党青年国际主席基斯坦·杰森把一朵玫瑰花献给中国代表刘延东,这位北欧姑娘深情地说:“玫瑰代表友谊,祝愿各国青年的友谊象玫瑰一样瑰丽”。阿根廷的青年朋友特地带来他们国家一位八岁小姑娘卡洛琳娜·马尔的画。画上绘有一位中国儿童,还有十四颗象征友谊的心,画旁写着:“向全体中国人民问好”字样。这是多么感人的纯洁友谊啊!
来自阿拉伯国家的青年们,一见面就和中国代表拥抱起来,深情地说,“友谊无国界,要用友谊编成世界花环”。他们期望把这次会见发展成亚太地区和世界青年友好合作的新起点。
“播种——为的是收获”,实际上,许多青年朋友在这次北京活动结束前已在设计今后的活动蓝图了。南斯拉夫的朋友说他们决定在6月份组织青年进行三个月的义务劳动;哥伦比亚朋友则准备在9月份搞一次青年电视节目,让青年充分发表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以期更大激发青年们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加拿大朋友想的更深远。他们说,国际青年年不仅只是在1985年,应该常驻在我们青年的心中。
从亲切的交谈中还可以了解到,代表们都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青年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在人生最闪光的青春年华里,应该为社会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些什么?这无疑是个有代表性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有重大影响的课题。
各国青年代表和观察员们今天就要分五路前往我国十四座城市访问了。各国朋友将有机会同更多的中国青年接触,并参加赶集、植树、生日晚会及婚礼仪式等社会活动,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我们献上一首全世界广泛传唱的《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曲,伴随着他们青春的脚步吧:
“友谊万岁,友谊万岁!
让我们举杯痛饮,
同声高唱,友谊地久天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