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面对大中城市开发“绿金”——永年县蔬菜生产趋势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7
第1版()
专栏:

  面对大中城市开发“绿金”
  ——永年县蔬菜生产趋势的调查
编者按:河北省永年县面对大中城市发展蔬菜生产的调查,使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广大农民根据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能够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门路。从过去国家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从过去搞“大寨田”到开发“绿金田”,反映了从旧观念到新观念的飞跃,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各级领导要认识这个新形势,适应这个新变化,学会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放开手脚发展商品生产。
本报讯 河北省永年县面对大中城市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积极发展蔬菜生产,使完全依赖土地生产的蔬菜经营,正在成为这个县的一大新兴产业。
永年县东南部沿滏阳河两岸,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历史上有种菜的技术和习惯。“广府大蒜”、“永年白菜”,久负盛名,素称“蔬菜之乡”。过去由于“以粮为纲”的限制,商品率很低。1980年,一些有见识的人到北京了解蔬菜消费情况,看到新年春节期间,首都市场韭青、蒜黄供不应求。通过多方联系洽谈,同有关部门签订了销售合同,仅韭青、蒜黄去年就销往北京一百多万斤。从韭青、蒜黄打入北京市场使人们受到启示,逐步确立了瞄准大中城市发展蔬菜生产的指导思想。去年,有四亿六千万斤蔬菜销往北京、天津、邯郸、安阳、长治、临清等十几个城市。销到北京的韭青、蒜黄就达五百万斤以上。其中大蒜和蒜制品还远销八个国家和地区。
广阔的城市市场,使这个蔬菜老产区得到了复兴和发展。目前,东南部的三镇、七乡、九十八个村,形成了商品菜基地。去年,全县种植蔬菜面积由1983年的五万三千亩发展到八万三千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生产蔬菜六亿九千万斤,收入占全县种植业总收入的24.3%。全县平均每亩蔬菜收入八百元,加上粮菜、棉菜间作,每亩收入一千元以上,有的达到两千多元。在集中种植蔬菜的近百个村庄十万多人口中,去年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四百二十元,接近全县当年人均收入水平。在这里,农民形象地把蔬菜比作“绿金”,把蔬菜田誉为劳动致富的“绿金田”。
坚持面对大中城市市场,不断适应消费变化的新情况,使这个县蔬菜生产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由普通菜向高档菜发展。长期以来,这个县生产的大宗蔬菜是“老三样”:白菜、大蒜、萝卜。为适应城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他们坚持城市缺什么菜种什么,什么菜鲜种什么,什么菜贵种什么,把劳力、土地、资金逐步转向发展高档菜。去年,种植韭青、蒜黄、黄瓜、西红柿、芹菜等高档蔬菜的品种由1983年的八种增加到十六种,面积由一万亩扩大到二万一千多亩,占蔬菜总面积的37%。虽然高档菜栽培技术要求高,投工多,但占地少,效益高。一分高档菜相当于一亩普通菜的经济收入。
二、由冬储菜向冬鲜菜发展。这个趋势是在冬季鲜菜供求关系矛盾运动中产生的。去年,全县有二万多户农民通过建阳畦、搞温室、盖塑料大棚,使冬鲜菜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一万八千多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1.7%。冬鲜菜品种发展到十几种。冬鲜菜上市正在逐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早我鲜”。收入也增加了。
三、由零散种植向区域化种植发展。在城市消费需求的推动下,蔬菜种植正由在自留地转向在责任田、承包大户中大面积发展。商品菜基地的二万多农户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成了蔬菜种植专业户,有近半数村庄成了蔬菜生产专业村,形成了各类蔬菜连片的区域化生产规模。
蔬菜种植区域化促进了向分工分业发展,正在出现菜籽、育秧、储鲜、运输专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张西堡乡顾小营村,有一百八十户,户户种植、经销菜籽,去年种白菜、香菜、萝卜、韭菜等十几个品种菜籽,面积达三百三十七亩,总收入达十七万元,仅此一项,亩均收入五百零四元。
四、由传统种植向科学种植发展。科学种植主要抓了引进优良品种,改革栽培方式,推广塑料覆盖大棚,提高复种指数,使蔬菜生产不断向优质、高效发展。去年,南沿村镇引进培植优良蒜种五万斤,不仅每亩增加干蒜二百斤、蒜苔三百斤,还提前十五天上市,使每亩增加收入二百多元。实行科学种植,在张西堡、城关、南沿村三个区镇的五万多亩蔬菜中,一年收三茬的就有一万五千亩,有的达到四茬、五茬,总产量比原来提高了两倍多。
五、由出售原菜向加工菜制品发展。适应城市开始的快节奏、高效率工作,迫切需要既讲究营养又方便实惠的菜制品。城市生活方式的变革,农民反映灵敏。通过初加工、半加工和精加工,把一些原菜加工成再生菜和多品种菜制品。近几年来,全县每年都拿出一千多万斤大蒜,经过栽培转化为蒜黄或加工成蒜片、蒜粉、蒜米、咸蒜、糖蒜、蜜蒜等。这些再生菜和菜制品不仅满足了城市消费者需要,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六、由分散销售向联合销售发展。为了及时把鲜菜运往消费市场,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组织下,出现了少环节、多渠道的经销形式。采取合同订购,签订蔬菜供销合同;组织联户运销队伍,销往六省市韭菜等时令鲜菜达五千多万斤;开辟十几个蔬菜专业市场,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去年,成交蔬菜二亿多斤。另外,还利用能人推销、自行车零担运销、增加集日贸易等措施,疏理了流通渠道,促进了蔬菜生产发展。
永年县委、县政府总结面对大中城市市场开发蔬菜生产的经验,今年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将把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十四万亩,让“绿金”富裕更多的农户、更多的村庄。
邯郸地委研究室、永年县委联合调查组、
河北日报记者李天增(河北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