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面包车换文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7
第3版()
专栏:快语

  面包车换文凭
  孤竹
有一社会团体办学,校舍没几间,教师没几个,教材也是拼凑、将就,却硬要给自己戴上“大学”的桂冠。无奈教学质量远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发给学员的文凭没人承认,不灵光。学校负责人灵机一动,拿着百十张文凭,请某正牌大学盖上红红的大印,代价是送给这所大学一辆漂亮的面包车。
此事听来荒唐,却是事实。君不见,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升格为“大专”、“大学”,已经不是个别的。连参加过“文革”中昙花一现的“红宝书学习班”的一些人也闹着要落实“大专”待遇呢。
这家社会团体的“大学”拿了这百十张“狐假虎威”的文凭,一转手即可换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其数额当不在面包车的价值之下。那所正牌大学则除了公章磨损外,凭空添了一辆面包车,可谓无本万利。“大学生”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捞一张硬牌子的“文凭”。一桩交易,三方受益,彼此心照不宣。然而,它带来的却是知识的
“降格”,“公办”、“民办”学校信誉的“降格”。发展下去的话,还会造成干部队伍素质的“降格”。对此,人们是不能不闻不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