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情谊——记一位加拿大中学教师在中国的经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7
第6版()
专栏:加拿大通讯

  难忘的情谊
  ——记一位加拿大中学教师在中国的经历
  本报记者 许德迁
在一个暮春的早晨,天朗气清,记者专程赶到彼得堡市一位中学教师——巴纳尔夫人家中作客。她那十一岁的独生女儿艾琳不久前在中国访问期间突然得了暴发性脑脊髓膜炎,病情十分险恶;但经中国医院的努力,终于化险为夷。他们一家人在中国时的奇迹般的遭遇,加拿大几家报纸都以大量篇幅作了生动的报道。记者见到巴纳尔全家人时,他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叙述亲身的经历,听起来感到格外亲切。
巴纳尔夫人应中国的聘请,原在上海任英语教员,今年2月任期届满。她在任满回国以前,决定到中国各地参观访问,并特地把她女儿艾琳从彼得堡接到上海,好让她随同自己看看中国。不幸艾琳在北京访问时,突然病倒了。
独自一人留在彼得堡的巴纳尔先生,在一个星期六的凌晨被长途电话铃声惊醒,得悉女儿病危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加拿大的医生告诉他,这种脑脊髓膜炎医愈的希望只有10%,而且还会留下后遗症。他在悲痛之余,只想马上飞往北京,争取见他女儿最后一面。
星期六是这里的假日,机关都不办公。他既没有办理去中国的签证,也没有预订飞机票,马上动身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事情出乎意料地顺利。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在假日休息的情况下,很快征得本国政府的同意,让巴纳尔在北京机场办理入境签证手续;一家代理中国民航公司业务的旅行社为他临时搞来了飞机票。他在接到长途电话二十四个小时以后,已经顺利地登上了飞往中国的中国民航公司客机。可是,客机是从上海入境的,机上一位民航官员听到他的紧急情况,立刻用无线电征得上海方面的同意,让他先从上海入境,然后再到北京机场补办入境签证手续,这真是打破惯例的特殊待遇。
巴纳尔赶到北京的首都医院时,艾琳正处于休克状态。他看到医院已集中了好几位最有经验的医生在抢救。经他们精心研究制订的治疗方案,既求迅速奏效,又注意避免留下后遗症。为了全力进行抢救工作,儿科主任赵医生曾经连续三十六个小时没有离开病床。经过许多医护人员五天紧张的工作,艾琳终于脱险了。值得庆贺的是,一点后遗症也没有留下。
艾琳脱险后仍需很好的疗养,医护人员对她进行了精心的护理。艾琳胃口不佳,厨师为她烹制最可口的食物;艾琳心情不好,看护给她放送她爱听的乐曲,给她拿来各种有趣的玩具。同住医院的中国小朋友们也常来慰问她,陪她下跳棋,教她打中国算盘等。艾琳在愉快的生活环境中,迅速恢复了健康。
巴纳尔全家人平安回到家乡,回忆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恍如隔世。巴纳尔夫人激动地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说不上对中国有多大贡献。而当她家发生危急情况时,几乎所有遇到的中国人都真心诚意地出力帮助,从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人对待朋友的深厚情谊,真是令人永远忘不了的。巴纳尔全家人都表示,将来一定要再去中国访问。巴纳尔夫人更想留在中国多教几年英语,以表达她对中国感激的心情。(附图片)
  图为巴纳尔夫妇和艾琳在自己家的会客室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