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8阅读
  • 0回复

万里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搞好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8
第1版()
专栏:

万里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搞好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内容提要:人才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开发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投资部门,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一种投资。发展教育和改革教育体制,是关系四化成败的全局问题、战略问题,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深刻认识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发展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必须大量培养合格的教师。要把各级师范教育提到重要地位。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和技术教育,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改革高等学校计划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必须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什么叫“好人才”?一句话,就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人才,一定要按照新时代的需要来培养。为了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我们一定要把教育体制的改革坚持下去,直到完全达到目的。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今天上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作了重要讲话。他鲜明地指出,发展教育和改革教育体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深刻论述了教育改革为什么要从体制改革入手;进一步提出必须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三个重大问题。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启立、周谷城、严济慈,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周培源、华罗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负责人蒋南翔、何东昌、卢嘉锡、张承先、曾德林、赵东宛、钱学森、张文寿、张彦宁、滕藤、胡锦涛、沈荣骏、董纯才、黄辛白、张文松、彭珮云等出席了今天的全体会议。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主持今天的会议。
万里说,召开这次会议,是为了讨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调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教育战线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教育体制的改革,把关系我们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更加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他指出,开好这次会议,贯彻好这个决定,对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下一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
他强调指出,人才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
他说,历史的事实证明:无论革命还是建设事业,没有人才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而人才,其中包括具有一定的政治、技术和文化准备的劳动者,主要依靠教育来培养。重视知识和人才,就必然重视教育。不重视教育,不重视人才的增殖,哪儿来的大量的人才?单靠现有的人才,你挖我,我挖你,甚至挖到各级学校的教师队伍,这等于杀鸡取卵,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为解决问题制造了困难。你真重视人才,真想实现知识化,就要抓教育。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万里还说,教育是开发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投资部门,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一种投资。这几年,有许多地区和部门的党政领导同志,已经认识到教育在四化建设、发展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舍得花本钱和精力来办教育。这是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同志。但是,还要看到,轻视教育仍然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由于受了封建思想、小生产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以及“左”的思想的影响,有些领导同志至今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好象不抓教育也过得去,抓不抓关系不大。有些同志整天为工业速度发愁,盖办公大楼劲头很大,唯独对办教育很不重视,甚至把学校场地也占用了,把好教师也调走了,把教育经费也挪作他用。这些现象都必须坚决改变。
他指出,教育投资不是立竿见影的一种投资。有的同志只想在自己任期内快见成效,因而对教育不那么重视,抓得不那么紧。这是缺乏远见的一种表现,是不成熟的标志之一。
万里强调,许多同志提出,教育投资太少,经费不足,这是教育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我们认为,教育经费问题确实是重要的,发展教育事业,舍不得花钱不行。但最重要的,还是认识问题,重视教育的问题。发展教育和改革教育体制,这是关系四化成败的全局问题、战略问题,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深刻认识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谈到教育改革要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问题时,万里说,普及基础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高一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使我们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对义务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现在许多干部和群众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认识,但不很普遍,还需要反复宣传,反复做工作。
他说,为发展基础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必须大量培养合格的教师。要把各级师范教育提到重要地位。没有好的教师,有经费也办不好教育。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提高教师的地位,使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每年都有所改善。要使教师成为最能吸引品学兼优的青年的一种职业。要稳定教师队伍。要使成绩最好的学生自愿报考师范,使有水平的人自愿去当中小学教师,把当中小学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万里指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和技术教育,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现在,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高级专门人才、中级专门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之间的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我国职工队伍的素质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使职业和技术教育得到一个大的发展;改革高等学校计划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文件已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希望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等院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付诸实施。
他还指出,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问题比较复杂,困难也比较多,但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重视起来,依靠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订出切实解决的办法、措施,在改革中即使暂时在某些地方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至走一些弯路,问题也不难解决。我们的改革一定会成功!
万里还指出,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还必须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这是今后教育改革中必须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
他说,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什么叫“好人才”?一句话,就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国家当前正处在又一次革命的新的历史时期,要革贫穷的命,革落后的命,大大加强民主和法制,建立一个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的主人和人民的公仆。培养人才,一定要按照新时代的需要来培养。
万里提出,我国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它至今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我们现在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就应该进行改革,消除这种陈腐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大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
万里说,我们需要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马克思就是一个典型的才华横溢的人才。我们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当然需要马克思这样的伟人,同时也需要牛顿、瓦特、爱迪生、爱因斯坦以及各个学术文化领域的伟人,需要这些伟人的综合。现在才华横溢的人太少,这同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关。我们往往用一个固定的尺度、框框去要求人才,要求一个杰出的人才面面俱到,十全十美。这种方法很不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成长,甚至会埋没、毁灭人才。由于人的禀赋、爱好以至性格等等的不同,有些人只在某些方面或某一个方面有才华,而其他方面则一般,甚至有某些缺陷。对这样的人才、苗子,我们稍一疏忽就出不来,就不能很好地成才。
万里说,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因材施教”。就是说,对这样的人才、苗子,要施以专门的教育,精心培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拔尖的、杰出的人才。历史上和当代的许多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表演艺术家,以及我们所熟悉的著名运动员,往往就是这样被发现培养出来的。
万里最后说,我曾经说过,我们允许在改革中犯某些错误以至不能达到预想的成功,但不允许不改革。谁如果对教育体制改革这件重要的大事认识不够,对教育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够,他一定要后悔的,即使今天不觉得后悔,九十年代也一定会后悔的。为了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我们一定要把教育体制改革坚持下去,直到完全达到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