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发挥山区优势种草养畜改良 做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宣汉县畜牧业发展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8
第1版()
专栏:

  发挥山区优势种草养畜改良 做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宣汉县畜牧业发展快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邹文孝报道:四川省宣汉县发挥山区优势,积极种草养畜,近几年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
1984年,这个县养牛十万零八千七百多头,其中商品牛一万三千五百多头;养猪一百零七万九千头;养羊十一万六千五百多只;养禽二百四十五万只,比1983年都有大幅度增长。这个县发展畜牧业的优异成绩,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表扬,先后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商品牛基地成绩优异县”,获得经贸部的“山羊板皮优质产品荣誉奖”。
宣汉县地处大巴山南麓,山多、草茂、水丰,有着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优势。但是,这一优势过去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近几年,这个县因地制宜,作出了大抓种草养畜,加快发展畜牧业的决定。根据本县的情况,县委、县政府决定,全县海拔八百米以上及八百米以下坡度为二十五度不宜种粮的二十万亩耕地全部停耕种草,停耕的土地减免征购。经过调整后,全县的牧业用地达到二百二十七万多亩。为了鼓励农民种草,县里还拿出专用粮一百一十万斤,专用化肥一百五十吨,由县畜牧局统一使用。具体问题解决后,农民种草的积极性很高,去年全县种植的优良牧草达六千七百多亩,牧贮青干草一亿多斤。
针对当地畜禽品种退化,饲养周期长等问题,宣汉县在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过程中,狠抓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等工作,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全县以猪、牛品种改良为重点,从县到乡、村、组普遍建立了配种站、输精站等良种繁殖推广体系。县里拨出经费,购买了良种牛、良种猪、良种兔等种公畜。1984年,黄牛良种改良面积扩大到四十个乡,改良黄牛五千二百八十四头。经过改良的黄牛,由过去的单一役用变为役、肉、乳兼用,体重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为了加快品种改良的步伐,这个县还开办了畜牧职业中学,每年招收三百名学员,源源不断为农村输送各种畜牧技术人才。
在发展畜产品生产的同时,这个县积极兴办畜产品加工业,努力做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目前,全县兴办的中小型畜产品加工厂有二十多个。这些加工厂有些是县办,有些是乡办、村办,有些是与外地集资联办。新办的工厂一般都做到了投资少、上马快、效益好。如云蒙山牧场与重庆、北京等地联办的云蒙山罐头厂、乳品厂、皮件厂,去年以来生产出了奶粉、奶油、牛羊肉制品、各种日用皮件等几十种产品,受到用户的欢迎。为了进一步搞活流通,这个县还相继在北京、成都、武汉、烟台等地设立了对外贸易“窗口”,以便使本县的畜产品更好地在外地打开销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