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话剧《野人》公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8
第8版()
专栏:

  话剧《野人》公演
最近,北京人艺公演了由高行健编剧、林兆华导演的话剧《野人》,在戏剧观念和舞台艺术表现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和以往的话剧不同,《野人》的主题思想并不单纯显豁,舞台上的时空并不固定连贯,也没有完整连续的情节线索。一会儿描写了围绕“野人之谜”所发生的种种趣闻、故事:坚信者近乎天真的轻信,怀疑者难以名状的执拗,愚昧者令人瞠目的无知,各式人物,种种嘴脸,寥寥几笔,尽得神采。一会儿是对远古文化历史长卷的展示:老歌师曾伯吟唱的汉民族史诗《黑暗传》、神奇诡秘的原始宗教遗风——驱逐旱魃的傩舞、色彩瑰丽的民间婚嫁歌《陪十姐妹》,以及古朴清新的“薅草锣鼓”,无不渗透着自然与人类互相作用的伟力。一会儿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浓缩和特写,主人公生态学家个人家庭的婚变,他和山姑娘幺妹之间感情上的波澜,都启发着人们的思考和联想。再就是由一群演员用舞蹈表演的象征性画面:时而是万木葱茏、草长莺飞的生命成长史;时而是油锯轰鸣、树倾草颓的森林毁灭图;时而又是江河淤塞、洪水泛滥的灾难景象……这些情节,时断时续,时离时合,林林总总,扑朔迷离,仿佛构成了一座奇妙的艺术迷宫。
怎样理解和欣赏这部话剧呢?最后的一幕似乎是一把钥匙。在这一场中,孩子细毛做了一个梦: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大森林中,他和野人不期而遇了,几声呷呷,几下拉手,他们竟成了朋友,愉快地捉起了迷藏。这个梦不仅是属于细毛的,也是属于作者、导演、演员和全体观众的。理解了这个梦也许就理解了全剧。
救救森林!救救大自然!否则,毁掉的将不仅是一座森林,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赖以发生、繁衍的摇篮,是进步、科学和社会发展,是整个世界和人类。编导者通过该剧发出的这个呼喊,是有着积极意义和一定艺术感染力的。
(戈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