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阅读
  • 0回复

不搞单纯灌输和空洞说教 创造有利自我教育的条件 包头师专思想工作活泼实在学生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9
第1版()
专栏:

不搞单纯灌输和空洞说教 创造有利自我教育的条件
  包头师专思想工作活泼实在学生欢迎
本报讯 内蒙古日报记者田文仲报道:包头师专的大学生们说:我们愿意接受思想教育,但不喜欢干巴巴的说教,只有那些生活中实实在在感人的人和事,才会使我们受到激励。这是当代青年心灵的剖析,也是他们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出的考题。现在,包头师专的校党委正带领全校的政治工作干部,在这个考题下填写答案。
包头师专党委在一份总结材料中这样写道:“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改变过去那种陈腐的观念,放弃单纯的灌输、空洞的说教等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寓思想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今年3月,学校请八三届毕业生张利军回校作报告,介绍他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经历和体会。有些听过的同学还想听第二次。回到宿舍里,大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自发地讨论了好几天。同学们反映说,这样的报告真实、可信,听了后觉得爱国这个主题离我们这样近。历史系的阎景昕等四位同学前不久给边防战士寄去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说:“听了张利军同学的报告,又在报上看到关于前线战士的报道,我们的心灵被震撼了,我们清醒地感到,应该拚命地学习,投身于改革的洪流,投身于四化建设的洪流。”
主管学生工作的校团委认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不肯轻意接受现成的观点,希望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所以,他们积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我教育的条件。
去年10月校团委和学生会在全校开展的“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讨论,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大家纷纷通过墙报和讨论会发表看法,有的认为精神上充实才会有幸福,有的认为幸福是从不断奋斗中得到的,也有的认为幸福就是得到快乐,还有的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杯苦酒,看你怎样去品尝。校团委书记和老师分别到系里、班里参加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反映说,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比直接向我们灌输更容易接受。
包头师专提倡学生走向社会,经常组织学生当校外辅导员、搞社会调查、外出演讲和举行假期见闻座谈。外语系的陆秀茹同学,去年暑假回乡为本乡孩子们办补习班,受到家长和社会欢迎。她自己体会到,家乡需要自己,而自己的能力却很不够。她说:“从那以后,我就一心只想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中文系的康世春同学说:“接触了孩子以后,产生一种担忧,怕误人子弟,所以用功学习的愿望更强烈了。”
现在,包头师专大报告不多,开会时间也不长,有吸引力的活动却大大增加。去年以来,学校里组织《我爱祖国山河》征文、《祖国在我心中》专题讲演、听看张海迪及华山抢险英雄等事迹的录音录像等,还结合节日、纪念日,举办以发扬爱国主义、树立革命理想为主题的报告会、图片展览、墙报、歌咏比赛等活动。他们认为,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同志关系,养成文明习惯。
现在,包头师专的学生思想很活跃。他们勤于思考问题,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关心教学改革和党的建设。在去年12月召开的学校团代会和学代会上,同学们提出二十多条改革建议;毕业班的同学大部分愿意从事教育事业;靠近党组织的人数大大增加,全校二十九个班共建立了四十八个党章学习小组,申请入党的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15%以上。
校党委副书记吴军力说:“我们对新形势下思想工作的特点摸索得很不够,还没有做到把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同科学的管理结合起来。学生批评我们抓他们关心的问题不够,这话有道理。我们希望通过探索,逐步形成一个科学的思想工作体系,把思想工作做得更细。”
 (内蒙古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