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联合 长春市企业活力增强效益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9
第2版()
专栏: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联合
  长春市企业活力增强效益提高
本报讯 记者李安达报道:吉林省长春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联合,增强了企业活力,较好地发挥了中心城市的作用。
抓住“龙头”,以大带小,以小补大。长春市拥有一批象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客车厂、长春拖拉机制造厂这样技术比较先进、装备比较好、产品畅销的大型骨干企业,是带动地方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他们以这些骨干厂为“龙头”,广泛开展了与地方工业的经济联系。1984年,为“三大厂”定点协作的企业发展到五十一家,配套产品产值一亿零五百多万元,比上一年增加一倍。这种协作,既带活了一批地方企业,又提高了大厂的生产能力。市属各县和长春郊区的一些农机修造厂过去任务不足,多年亏损,后来与长春拖拉机制造厂建立了协作配套关系,全部扭亏为盈。同时,长春拖拉机厂的拖拉机产量由1983年的一万九千多台增加到去年的三万二千多台;实现利润由前年的二百八十七万元增加到去年的一千多万元。
发展“拳头”产品,以优带次,扶弱变强。1983年长春市作过一次调查,全市工业产品中畅销产品只占20%。而这些畅销产品由于受生产规模、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竞争力较弱。这个市以发展“拳头”产品为重点,抓协作,搞联合,较快地形成了以洗衣机、工业锅炉、汽车起重机等拳头产品为主体的十一个专业化生产联合体,参加这些联合体的企业有二百多家,协作产品四百三十多种。过去的单家竞争变成了群体竞争,“拳头”更加有力。长春市齿轮厂生产的130汽车变速箱是畅销货,但生产能力太低,赶不上市场需要。去年,这个厂在有关部门引导下,跳出“小而全”的圈子,走联合道路,同四十一家厂建立了生产协作关系,把81%的零部件扩散出去,月产水平很快由原来的一百八十多台提高到一千二百多台。
城乡联合,以城市扶持乡村,以乡村促进城市。长春市管辖五县和一郊区,在改革中,长春市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打破城乡之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界限,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一是直接联合,现在市内已有四十六家企业与二百多个乡镇企业建立了定点协作,联合办厂;二是以县区属企业为纽带,市带县,县带乡,把城乡连接起来,已有九十四家县区属企业同一百零二个乡镇企业、七所大专院校、九个科研单位搞了一百一十八个联合项目,其中六十二项已见经济成效。
发挥科学技术作用,以科研促生产。长春市有科研院所七十八个,大专院校十九所,各类中等专业学校一百多个。为了发挥这一科技优势,他们除建立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外,还加强科研和生产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个市有十一个光学仪表企业,长期以来新产品上不去,老产品没销路,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83年,长春市光学仪表工业公司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长春光机学院建立了第一个科研、教学、生产联合体,促技术进步,抓新产品开发,逐步改变了被动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