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纪念东北的爱国主义先驱者——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志》一书的出版而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9
第4版()
专栏:

  纪念东北的爱国主义先驱者
  ——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志》一书的出版而作
  韩光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辽宁史学界一些同志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他们在前人积累下来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考证核实,编写出《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志》一书。这部书中记述的三十多位人物,在半个世纪以前,曾经叱咤风云,名震遐迩,而今都已不在人世。然而,他们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无数爱国志士的英雄事迹,是不能随着时代变迁和岁月流逝而被湮灭的。
毛泽东同志在论述我国人民抗日战争历程时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论联合政府》)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我国东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中共中央及中共满洲省委立即发出宣言、决议,号召东北人民和爱国军队,自动起来武装抗日。在我党的领导、协助和影响下,抗日义勇军在东北各地风起云涌,最早地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军以坚决抗击,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同仇御侮、抗日救国的斗志。不幸的是,由于当时客观上主观上存在种种不利因素,轰轰烈烈的义勇军运动未能持续发展而先后瓦解。1933年以后,我党在直接领导的各地反日游击队基础上,组建了东北人民革命军,进而联合其他抗日武装,扩建为东北抗日联军,前仆后继地坚持战斗,直到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抗日义勇军这一段英勇悲壮的斗争,为时虽短,却堪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前奏。它的历史贡献是显著的,影响是深远的。
我们党对于古往今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做过贡献的人物,都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给以恰当的评价,使他们得到后人应有的尊敬和怀念。对于同情或接受我党的正确主张,为捍卫祖国和维护人民利益奋斗过、做过好事的朋友们,无论他有过怎样复杂的经历,也都本着爱国一家和爱国不分先后的原则,真诚团结,共同前进,而不会另眼相待,更不会忘记他们。这部书中记述的不少人,有传奇般的经历,其事迹是真实的。就其成份而言,有各族劳动人民、青年知识分子,还有爱国的国民党军政官员、地方开明绅士、“绿林”豪杰,等等。这个事实生动地表明,在我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从东北开始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初就是各界各族人民和各阶级、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这些来自不同阶级、阶层的爱国人士,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不惧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军来势汹汹,不顾当时国民党政府一些主要当权者压制阻挠,不惜个人身家性命,一致奋起,共赴国难,以民族大义全其始终,可算是难能可贵的。难道可以因为他们经历复杂、来路各异,从而低估他们以至低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历史功绩吗?恰恰相反,我们可以从这些人物的事迹中看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是怎样把当时东北地区偌多有爱国心的人们汇集起来,掀起反侵略斗争怒潮的;还可以看到,前人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生存和解放,保卫祖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走过何等艰难曲折的道路,作过何等英勇的奋斗牺牲!当然,有些人士由于各有自身的弱点和历史局限性,在斗争历程中,难免在政治上、军事上出现某些失误甚至瑕疵。对此,我们应该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分析,得出有益的教训,是不应该苛求于前人的。
我国人民历来具有极可宝贵的爱国主义传统。过去,当祖国遭受外敌入侵,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威胁的时候,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曾经十分高昂地显示其战斗锋芒。“九一八”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便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今天,我们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已经永远摆脱近百年来历史上的屈辱、苦难,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向着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凡我炎黄子孙,更要发扬光大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结成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合作,为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胜利,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
应本书编者之约,作为当年亲身经历“九一八”事变的一名党的工作者和东北抗联老战士,我怀着欣慰的心情,写了以上这些话,借以表达对全国抗战早期东北地区的爱国主义先驱者的敬意和纪念。
一九八五年五月九日于北京
(《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志》一书,共两卷约四十万字,将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在各地发行。这里刊登的是韩光同志为该书撰写的序言——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