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科普与经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9
第7版()
专栏:经济之窗

  科普与经普
  冯昭奎
为了推动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开展,使之具有日益广泛的群众性,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还要普及经济知识,而且要进一步把科普与经普结合起来,这是当前世界经济、科技事业发展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日本科学普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经济知识的普及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日本的许多经济杂志都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内容。日本经济学家写了不少把科普与经普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好书。例如,牧野升写的《对未来产业有否误解?》是近年来的一本畅销读物。我曾听过牧野升有关经济问题的讲演。他讲了许多技术问题,如什么64K、256K等集成电路技术,经他深入浅出地一讲,不但听起来非常有趣,而且十分好懂。
日本的广大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于科普和经普都极为热心。因为在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今天,能否及时而准确地掌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及时了解它对经济的影响,已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甚至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可以说,科普与经普紧连着企业的命运。现在建一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厂要花几百亿日元,如果摸不准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动向,造出来的产品在技术上跟不上趟,销不出去,企业就要吃大亏,甚至陷入危机。因此,日本的大企业家,或是中小企业家,几乎都是科普与经普书籍的热心读者,也是有关讲演的热心听众和有关展览等活动的热心参加者。他们力求使自己成为既懂科技又懂经济的经营行家。
在日本的企业家中,亲自对科普与经普作出贡献的也不乏其人。不少企业的经营者著书立说,介绍他们的经营战略,其实这也就是科普与经普结合的好作品。例如,日本电气公司的历届负责人写过一系列阐述该公司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战略的文章和著作,产生了不小影响。
还有不少企业主动接待各界群众参观工厂、研究所,向社会公众宣传科学技术。我在日本参观机器人、半导体工厂时,总是碰到一批批有组织地前往参观的市民和中学生。
日本的各种宣传媒体不仅注意宣传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实际用途,而且注意宣传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日本人普遍养成对新技术、新产品密切关注、不保守的倾向。由于注意向社会进行科普与经普宣传,这就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向社会生活的渗透。对于企业来说,科普与经普成了为其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市场的“尖兵”。日本企业同时也很注意结合产品广告宣传科学技术知识。
当然,在日本,并非所有的科普作品都是面向经济的。例如,在日本发行份数最多(达四十万份)的科普杂志《牛顿》,就是以介绍“纯粹”的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但是“科普”与“经普”相结合的报刊还是占相当多的数量。而且各大报纸也都辟有定期介绍科学知识的专栏。科普书籍品种更是繁多。
科技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科普与经普的相互结合,这可以说是新技术革命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值得我国科技界和经济界注意的一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