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战术不对头 心理负担重——简析中国足球队失利原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0
第3版()
专栏:体育

  战术不对头 心理负担重
——简析中国足球队失利原因
5月19日晚,中国足球队在打平就能出线的有利形势下,被香港队从世界杯外围赛中淘汰。这场比赛,中国队本来可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却盲目猛打猛冲,攻防都失去章法。
香港队阵容搭配和战术水平都比去年亚洲杯预赛有提高。赛前,教练郭家明表示,香港队首要的是力争不先失球,这一条实现了。来北京前,香港队曾反复研究如何破门,重点练习定位球进攻战术,这一条也实现了。领先以后便转入密集防守,确保胜利,这一条又实现了。正象郭家明几天前所讲,香港队比赛经验比中国队丰富,心理压力也比中国队小。这就使他们能够发挥较高的技战术水平。
中国队实力不差,队员们拚得很苦,到底输在何处?从1∶2的比分表明,既有进攻问题,更有防守问题。所失两球,一个是后卫朱波在禁区前犯规,给对方提供了在危险地带罚球的机会;另一个是香港队远射受阻后,前卫19号顾锦辉插上,抢在中国队后卫与守门员之先补射破门。香港队两名锋线队员突前骚扰,吸引了中国队后卫的注意力,真正的威胁却在前卫线上的10号胡国雄、6号陈发枝和19号顾锦辉等人,中国队对此缺少高度警惕,致使攻势和攻击力并不强的对手在四次射门中两次成功。
过于集中从正面冲吊,进攻路线单调,是中国队难以破门的主要原因。香港队后防线收缩很快,身后空当很小,使李华筠难以发挥其速度快的特长。赵达裕替下王惠良后,远射与输送的作用也有减无增。
中国队的失败使多少对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寄予热望的人们失望,摇头,叹息,甚至抱怨,中国队的教练和队员们更会为之深感苦恼。但是,中国足球的腾飞依然需要人们的关心和支持,需要教练和运动员的不懈努力,失败之后,冷静的思索和分析才会更有益处。
本报记者 汪大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