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坚贞爱情得之不易——中篇小说《霜叶红》读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0
第7版()
专栏:

  坚贞爱情得之不易
  ——中篇小说《霜叶红》读后
  姜椿芳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篇小说《霜叶红》,作者署名思多,是文坛上不大为人所知的一位新作家。
这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虽说是“爱情故事”,却通篇不提“爱”字,直到末了的一封信里,男主人公才承认这一点。这篇小说的作者,以女方为第一人称,委婉沉静、细致动人地一路写来,描述一个有能力、有文化、有个性、有胆识的善良女子的心理状态和她感情发展的波纹。全篇没有耸人听闻的故事,没有奇峰突起的变化,但却始终抓住读者的心,我们时而为书中主人公的高兴而高兴,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一个女子真诚的心,有时有些腼腆羞涩,有时有些憨直大胆,都委婉而深沉地表达出来。
也许有人觉得:女主人公小凌在她深爱的朋友老斯死后,立志作他的“永久的未婚妻”,并且搬到老斯的家里去居住(他俩都是没有父母的孤儿),把未来的生活埋在过去的回忆里,有点封建的意味。小凌这样做是否对呢?作为给广大读者阅读的小说,作者给女主人公安排的下场,能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呢?
小凌和老斯的爱情本是从爱国主义思想,即做好外贸工作而萌始的。他们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中抓住这一条作为立身信条,是很自然的。他们的爱情发展到坚不可移的时候,发生了那件想不到的事,小凌必须有一个选择。她选择的是继续以爱国主义为指导思想做好外贸工作,这是她和老斯的共同信念。小凌本来为抢救老斯的生命冒充过他的未婚妻,现在她决心真作老斯“永久的未婚妻”。故事情节的如此发展,应该说是无可訾议的。天天对着老斯的遗像思念,这是她寄托爱情的表现形式之一。老斯在遗书中要她做的事,她都做到了,甚至她认为老斯劝她万万不要抱独身主义的话,她也做到了:她搬到老斯家做他的“未婚妻”,她诡辩式地把这解释为“非独身主义”。从表面上看,这是他们爱情弥坚的表现,实质上这是客观形势在具体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在没完没了的“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中,抱爱国主义信念的小凌,选择了自认为是最正确的道路,努力为祖国做好外贸工作。不在私生活上有所考虑,“永久的未婚妻”是特定环境中在特定人身上的特定产物。这也未可厚非。
读完小说,我们不免要问,现在小凌还在做“永久的未婚妻”吗?小凌在书末不是自己说:“大地回春”了吗?万象更新,应该在老斯的旧屋里出现新的气象,小凌还念念有词地说:
“亲爱的,你的未婚妻将永远紧紧握着……向往祖国繁荣富强的火炬……向四化大道奔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但是,经霜的红叶虽然红得可爱,新春的新叶必将代替枯去的旧叶。祝愿小凌改旧观换新貌,投入新的生活,这是符合老斯的期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