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顺德县认真治理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欣欣向荣,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1
第2版()
专栏:

顺德县认真治理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欣欣向荣,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本报讯 顺德县地处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的塘鱼、甘蔗、蚕桑主要产区。近几年来,这个县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全县乡镇企业已达三千五百多个,总产值超过十亿元,而广大农村仍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顺德县的乡镇企业,绝大部分是1977年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开始,县领导同志缺乏经验,只抓经济发展,不管污染防治,以致工业“三废”污染环境情况越来越严重。1982年受污染危害的农作物达五万多亩,减产的损失有八十多万元;全县蚕茧生产也由于污染等原因,年产量从二十三万担逐年下降到十三万担。大自然的惩罚使人们清醒起来。县领导同志开始认识到:发展乡镇企业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不可偏废。
他们决定把环境保护摆在与发展乡镇企业同样重要的地位来抓。
顺德县根据本县的地理条件和历史传统,调整了工业发展方向,确定主要发展轻纺工业和为城乡人民生活、外贸出口服务的行业,严格控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小电镀、小冶炼、小化工等的发展,禁止城市工厂将有毒、有害的产品向乡镇企业扩散。
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顺德县坚决贯彻“三同时”的原则,即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他们还结合环境规划调整了工业布局,规定在城镇的上风向、居民稠密区和水源保护区,不准建设污染环境的企业。
对布局不合理、产品不对路、污染严重的企业,顺德县分别情况实行关、停、并、转、迁或结合企业整顿,限期进行治理。截至1984年年底,全县的土砖窑已由八百二十二个减少到五百五十四个,小电镀厂由原来的五十二个减少到四十四个。 1984年全县安排了五十个治理污染项目,新增废水日处理能力六千一百三十吨,新增废气日处理能力九十万立方米,新增废渣年处理能力一万多吨。
目前,顺德县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全县成立了以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县长为主任,以环境保护局、经委、建委主要领导同志为副主任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县环境保护局下面设有环境保护监测站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所。各区、镇成立了环境保护办公室。全县已有专职和兼职的环境保护员一千一百多人。
为了促进环境污染的治理,顺德县还成立了环境保护物资设备服务公司,负责组织和协助解决各单位防治污染需要的机器和其他物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