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警惕!浮夸风在某些地区有抬头迹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1
第5版()
专栏:来信

警惕!浮夸风在某些地区有抬头迹象
编者按:这封来信提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建国以来,我们多次吃过浮夸风的亏,教训非常深刻。如今,经济形势好起来了,有些干部的脑子又开始发热,浮夸之风在一些地区有冒头的迹象。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说真话,干实事,勇于同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之类的歪风作斗争。
前不久,我走访了一些地区,发现浮夸风又有冒头的迹象。
如此“抽样”调查:一项收入多算了八十万元
在某乡党委召开的座谈会上,一位副书记介绍说,全乡去年人均净收入四百六十九元,占人均产值的90%以上。我问:“人均净收入包括社员家庭副业收入吗?”乡党委副书记回答说:“包括。我们是按人均家庭副业收入八十元计算的”。于是,我逐项询问了“人均八十元”的根据。一笔一笔加起来,全乡人均收入不到五十元。一人平均多报三十元,全乡家庭副业收入一项就多报了将近八十万元。(编者按:“抽样”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以收入偏高的农户“抽样”为根据计算家庭副业收入,是不科学的。)
按“行情”统计,统计表天天更新
在今年1月下旬某市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某市委农工部给各县、区发了一张《1984年农村经济实绩统计表》。会议第一天,表发下去,所属的五个县和四个区就把数字全部报上来了。第二天,打印表发下去后,有的县、区要求更正某些项目的统计数字。第三天,重新打印的统计表发下去后,又有的县、区要求修改,于是,又打印了第三份。第四天,即会议结束的那天,又有些县、区要求更正某些统计数字,又重新打印了第四份统计表。天天更新统计表,这是怎么一回事?市委农工部调研室的同志说,第一次统计表刚发下去不久,有些县、区就派人来“摸底”,看其他县、区的有关统计上报的数字,了解“统计行情”。统计表不断“更正”,是由于那些县、区发现自己上报的一些指标,同邻县、邻区出现了“不应有的差距”。
虚报“业绩”者领到了三千元奖金
我在某市,见到当地报纸刊登一条消息:某村去年村办工业产值达到五百万元,区委、区政府给村党支部书记发奖金三千元。三个月前,我曾到过这个村,当时村支部书记还说,争取1984年工业产值达到四百万元,而且还摆了不少困难。怎么去年底竟达到了五百万元呢?为此,我又一次来到这个村。几位村干部和村办厂负责人说,这些数字怎么来的我们不知道,只有村支部书记心里有数。一位干部说:“不把工业产值报到五百万元,村干部怎能得到三千元奖金呢?”(编者按:对那些虚报数字、骗取荣誉和奖金的人,要予以批评教育,直至惩处,而且不能让他们得到实惠。) 戴国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