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请农民当家作主,实心实意为农村商品生产服务 徐州市供销社稳步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2
第2版()
专栏:

请农民当家作主,实心实意为农村商品生产服务
徐州市供销社稳步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任愚颖、记者陈华报道:江苏省徐州市六县供销社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借助农民的资金、人才,进一步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在全国不少地区供销社生意萎缩、营业额下降的情况下,徐州市供销社却在经营管理、服务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1984年的营业额比上年增长近一倍,今年1至4月份又比去年同期增长。
一、吸收农民入股,把供销社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使农民真正成为供销社的主人。目前,广大农民踊跃入股,股金少则一、二元,多则千、万元,各基层社专门设立了吸收农民股金机构,农民入股退股自由,年终返息分红。1983年全市供销社仅有农民股金三百七十万元,1984年底达到八百四十万元,今年一季度达到了一千九百四十万元,占全市供销社自有流动资金的25%左右。目前农民入股方兴未艾,到年底,农民股金将占到全市供销社自有流动资金的50%左右。
二、让农民参加管理,吸收年纪轻、有文化、懂经营的农民进入基层社和专业公司的领导班子。目前,全市一百八十四个基层社中,有五百五十个理、监事会成员是农民,七十五个农民营业员担任了理、监事会的正副主任。沛县魏庙乡原供销社主任由于不善经营,不懂信息,造成该社积压冷背商品近二十万元,损失严重。后来供销社聘任一位农民营业员当主任,很快扭转了亏损局面,今年1至4月份实现利润三万四千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基层供销社对职工实行合同制,从入股的农民中招收职工,1983年全市供销社从农民中招工七百三十人,报名参加考试的有一万四千人。用这样的方法招用职工,提高了职工素质,堵塞了用人的“后门”,多数招进的农民合同工如今已成了业务骨干。
三、实心实意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为了给农民提供信息,基层社普遍设立传递信息的机构,经常请有关专家、行家传授栽培、养殖知识和经营之道,到目前已举办各种技术讲座七百三十一期,听讲人数达到八万八千多人。市场上出现多渠道经营以后,供销社曾对个体商贩采取排斥态度,把农民经商看成是自己的对手。现在这种思想已转变,开始把“对手”看成助手,由排挤到主动为他们服务。全市基层社都开展了对个体商贩的批发业务,使得近一万名个体商贩经营十分活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