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为有源头活水来 江宁机械厂人才有进有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2
第3版()
专栏:

为有源头活水来
江宁机械厂人才有进有出
本报讯 记者朱维群、通讯员朱旭报道:属于军工系统的无锡江宁机械厂,破除人才部门所有制观念,近几年陆续向地方企业输送各类科技人才一百七十八人,这些同志在新单位发挥了骨干作用。同时,该厂又从高校和其它单位引进一百六十一名急需的专业科技人员,开始改变科技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为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江宁机械厂拥有科技人员七百多人,技术力量比较强。过去在“大而全”思想影响下,企业片面强调大、中专毕业生越多越好,人才只进不出,把流动的大门关得死死的。“僧多粥少”,科技人员的才干不能充分发挥。由于人员编制有限,人才不能出也就不能进,大批科技人员挤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无法形成知识和年龄的梯形合理结构,连一般性绘图、领取工件也是工程师在办,知识老化现象日趋突出。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地方企业却普遍苦于缺乏技术人员。厂领导决定,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地方输送人才,展开人才交流工作,并把这做为企业的一项长远方针。
这个厂的原则是:地方企业急需、而本厂短期内能培养或调整的技术人才,就坚决支援地方企业;科技人员要求学以致用,到地方上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的,就积极支持调出;有利于科技人员照顾家庭实际困难、能解决其后顾之忧的,就主动协助找适当的单位。同时在人才交流中宣布“三不影响”,即:调资不影响,干部职务不影响,技术职称晋升不影响。他们认真地向有关单位介绍交流出厂的同志的情况,建议把他们安排在最能发挥业务专长的岗位上。江宁机械厂对回“娘家”求援的同志有求必应,尽力支援,成为他们在地方上发挥作用的技术后盾。
这个厂许多科技室、组人员减少后,工作效率更高了,加上引进了一批年轻、具有较新科学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科技队伍素质得到提高,新产品开发迈开大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