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加速发展水产品冷冻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2
第5版()
专栏:经济信息

加速发展水产品冷冻工业
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 梁霖
近年来,水产品冷冻工业发展较快。现有大、中、小型国营冷库三百七十多座,冷藏能力已达二十五万吨。近两三年,群众集资兴建的中、小型冷库遍布沿海二百多个县,仅山东等五省冷藏能力已达三万吨左右,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基本合理的冷库群。
但是当前水产品冷冻工业还远不能满足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渔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水产品冷冻工业也将会出现一些新势头,值得有关方面的关注。
1、水产冷库的建设将会更快发展。到1990年,有五百万吨水产品原料经加工后上市,约占总产量的60%。因此目前的冻藏能力远远不够,除对现有冷库进行技术改造外,需要进一步增加冻结、冷藏、制冰、贮冰能力。除国家兴建冷库外,集体、个人集资兴建中、小型冷库将是今后几年的主要发展趋势。
2、海上保鲜将成为主要任务。近几年的情况说明,要改变臭鱼烂虾的状况,关键是抓好海上第一线保鲜。应尽快扩大制冰能力,改装隔热鱼舱,适当增加冷藏加工船、冷海水保鲜船。
3、逐步形成冰鲜、低温冷藏链。由于近年来冷藏车、船、库的增加,家用冰箱的普及,为建立水产冷藏链创造了条件。首先形成上海、江苏、安徽、浙江间的短链,以及舟山、上海、江苏—北京的长链。长短链相结合,冰鲜链与低温冷藏链相结合,使供应市场的水产品鲜度质量有明显改观。
4、冷冻品将趋于方便化、小包装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十五公斤的大冻块将受到冷遇,而清洁、卫生、方便、新鲜、适于家用冰箱存放的小包装水产品将会受到欢迎。特别是用肉、禽、蛋、果、菜、水产品为原料,结合中国传统菜谱生产的配合冷冻小包装将会成为热销货。
5、冷库建设趋向装配式冷库。由于今后几年群众集资兴建的冷库以中、小型为主,并要求施工简便、投产快、见效快,所以装配式冷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6、冻结、冷藏温度趋于更低。为满足内、外贸市场对水产品鲜度、质量的不同要求,顺应国际冷冻工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水产品的冻结、贮藏温度将趋于更低,并努力使水产冷库的管理更合理化、科学化。
7、淡水鱼将成为水产冷冻的主要货源。到1990年,淡水鱼的产量将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但由于冷冻过的淡水鱼风味变化大,肉质失去弹性,不太受消费者欢迎,所以探索淡水鱼的冻结、冷藏工艺条件,已成为冷冻工业的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