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6阅读
  • 0回复

美国来的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2
第8版()
专栏:

美国来的信
於梨华
后来我逐渐地不必为添置新装操心了。周围的人衣着都随意起来,以前女教授多数穿裙子,少数穿长裤,后来逐渐相反,在校园里看到的教员(坐办公室的职员和高级行政人员除外),几乎都穿长裤,尤其在秋冬,既暖和,又方便。最近一二十年来,穿长裤、不穿裙子还有一个新的意义,那就是女权运动者要以这种穿着表示她们的立场,一切装束,男女一样。尤其是少数斗争性强的女权主义者,她们是长裤西装,男式衬衫,外加长靴一双,更把裤腿插入长统里,西装领半竖,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派头,走在校园里,令人注目。而多半的女教授,却并不是为了表示立场而穿男装的,是贪方便,更为经济。我自己就这样,两三条长裤,几件花色衬衫及毛衣。冬天黑色长裤,夏天白色,就可以对付两学期。
但参加鸡尾酒会,或餐桌的,毕竟还是正式衣服甚至长裙多。除非是夏天的“派对”,说明是外烧野餐或各人自带一菜的便餐时,穿着就可以随便,运动衣衫,恤衫短裤或高尔夫短裙,凉鞋或球鞋一双。很多年以前,参加一个野餐会,一位中国教授带了他刚回台湾娶来的年轻夫人。是这位教授被新婚喜事冲昏了头,还是他故意炫耀他夫人的美丽,不得而知,她来时,脚踏三寸半高跟鞋,身穿镂空黑细纱旗袍,头发高蟠在顶上,瓜子脸颊旁荡着一副晶亮的福字耳环。她当然成了野餐会里注目礼的焦点,的确好看。但大家席地而坐大嚼鸡腿时,她只好站着吃。餐后大家推排球玩团体游戏时,她只好坐在一张她丈夫带来的帆布椅上旁观。后来大概忍不住了,也去参加推排球,没一下,只听见一声娇滴滴的“啊唷,我的妈呀!”原来她扭了足踝跌倒在地!害得她丈夫四处去找冰。临散时,我记得她的样子:头发散乱,耳环丢了一支,衣领解开,下巴破了一块皮,足踝肿了一大块。
美国人穿衣服,我认为,最与中国人不同的是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服装的颜色大有差别。中国妇女,一过五十,就自动跨入“老年”,怎么也不肯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我有一个中学的好朋友,年龄与我相仿,我每次回去看到她,她都是灰扑扑的一套衣装,偶尔从衣领上露出小花的衬衫。我问她为什么不做几件红的或是大花的衬衫,不要藏在里面,露出来给大家看。她回答说:“到了我这个年龄,穿得那么花,成何体统!”我送她的鲜色上衣,等我一转脸,已经穿在她二十多岁的女儿身上了,我只好朝她摇头。
而她对我“不成体统”的打扮,也是摇头不已。因为我都是夏天回国,通常是花布裙,浅色线衫,或是白色浅蓝长裤,鲜色恤衫,脚上是不穿袜子的凉鞋,平跟的,或是半跟的。这在美国,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她却认为这完全没有过了五十的人该有的“保守”。
在美国,基本上没有所谓老年人的服色,不要说五十岁以上的女人了。如果她们体格好,冬天滑雪,夏天网球,身上可以穿与年青人一般的服色以外,即使是六七十岁的,穿得也很花哨。大红大绿不说,夏天短运动裤、跑步鞋,经常可以看到。中国人讲究敬老,自己比别人敬在前。还未老,先打扮得老里老气的。美国人不服老,自己先用衣饰打扮来表示。有时未免过分,但这种不服老的精神我是赞成的。
当然在街上还可以看到另一种老年人的装束,那就是过份肥胖,到了不健康的臃肿状态的老妇,这种情况大多数存在于中下阶层及贫穷人家的妇女,她们通常穿着硕大的、色鲜花多的衣服,冬天裹在一件陈旧的大衣里。有时在公园看到七八十岁坐在椅上晒太阳的老年妇人,也很少穿灰的或黑的服色。好象有花有色的衣服,至少可以使他们心情开朗一点。
你们当然看到许多来中国旅游的西方人,尤其参加旅游团的已退休的美国人,他们形形色色的服装,远远胜过同年龄的中国人的服装,不是吗?
衣饰这一点,写到这里为止,你们如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欢迎来信问我。祝大家好。
於阿姨
1984年12月21日
贝尔格莱德旅次
(十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