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大海隔不断的情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3
第3版()
专栏:

大海隔不断的情丝
本报记者 陈东
五月的北京,鲜花盛开,春意盎然。不时响起的“高山青”歌声,更给人们的内心深处平添了不少春意。这是早年迁居大陆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和现仍侨居海外的二百多名台湾高山族同胞首次相会于北京时的共同感受。
接到全国台联和国家民委组织参观团的通知,王春国的心情难以平静。老王患有较重的心脏病,爱人和领导都为他的远行担心,但他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当年一起在台湾生活过的五位同乡。大家通宵达旦回忆家乡的山水、风情、乡亲、族语……年近花甲的王春国流着热泪叮嘱同乡:“我恐怕等不到重归故里的那一天了,日后你们谁有幸回老家,请一定把我的思念带回去。”怀着同样的心情,在大陆的老一代高山族台胞,凡是还能走动的这次差不多都来了。
一对分别三十八年的舅甥意外相逢,当俩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时,禁不住老泪纵横。“你还活着!要不是党和政府帮助我们高山族台胞大聚会,我怕是不会见到你的……”“我找了你几十年,差不多死心了。我写好了几千字的自传,记下咱们台东县卑南乡太平村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家族情况,准备将来让我的子孙拿着它去台湾寻根……”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在国内发动战争,在台湾疯狂抓夫抓丁,不少高山族台胞就是那时被抓壮丁来大陆的。舅舅斯宜兴当时只有十四岁,也与年龄差不多的外甥邱月清同时被逼来大陆前线当炮灰,但从此彼此互不知下落。所幸他们不久就分别参加了革命队伍。新中国成立后,斯宜兴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共六次立功受奖,后来定居在福建省南平市。邱月清在解放济南的攻坚战中荣立二等功,并在淮海战役的火线上入了党。1957年转业到山东省枣庄矿务局陶庄煤矿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还当上了省台联理事、市人大代表。
象他俩那样,在这次聚会中久别重逢的亲戚、同乡,有几十人之多。
江苏省体工队田径教练林仲和至今仍独身一人生活。提起台湾,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他说,我们时刻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台湾。当年十八九岁离开家时不觉得什么,过了五十岁,变得非常想家,思念故乡的亲人。但几次写信,都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不知道老父老母是否还健在;年幼的弟妹该早已长大成人了,他们的生活怎样?
象林仲和这样跟台湾亲人离别多年的高山族台胞,普遍有一种紧迫感: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不能实现通信来往自由,等到下一代、下两代,就很难找到台湾的亲戚朋友了。
特地从日本赶来参加这次聚会的四位高山族女同胞,她们的名字是齐藤宏美、久野春美、佐藤明美、仓田美娜,邓颖超同志会见与会者时亲热地称她们“四美”。在她们的房间里,来了解台湾同胞生活状况、托她们带信、打听亲人下落的人络绎不绝。交谈中,来自辽宁凌原的张路通得知自己的高山族姓名“哈卡奥塔依茂”和明美的“尤洛丝塔依茂”同出一宗,很可能是表亲,他们兴奋得难以自己。分别时,明美等人深情地用日文和中文写下留言:“万望珍重,耐心等待,但愿在故乡重相会。”“今日相逢在北京,何时见面在台湾。”(附图片)
能歌善舞的高山族老台胞游览北海公园时欣然起舞。 徐波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