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森林与蓄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3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森林与蓄水
刘耘
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及其副产品,而且在环境生态体系中起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与净化环境的巨大作用,可称地球的“肺脏”。
森林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山青水秀”……都把树木和流水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水土流失常常导致岩石裸露,寸草不生,植被难以恢复。大量下泻的泥沙又使河流、湖泊和水库淤积,库容减少,河床升高。只有大量植树造林才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森林涵养水源主要通过树冠截留和林地拦蓄。枝叶截留的水分直接蒸发返回大气中,林地拦蓄的水被林木和林下植物根系吸收,通过枝叶蒸腾也回到大气中。蒸发和蒸腾作用都可增加本地区的空气湿度,为降雨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渗入土壤深层和岩石缝中的水,以地下水方式流出,可以调节河流的流量。
一般林地均有一层较厚的枯枝落叶,使林地土壤变得疏松肥沃,加上苔藓、地衣,滞水能力大大增强,水分向下渗透量也增加。据美国资料记载,森林全年蒸腾量为降水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南方热量条件较好,可达二分之一。森林生态系统把流域年降水量的60%左右变成气态水进入大气,形成水文小循环,其余40%左右汇入江河。我国四川省的有关资料说明,绿化后林木蓄水能力增加,泉水逐年增多,有林地比无林地空气湿度增加3%到5%。
森林土壤具有很好的吸水、透水和保水性能。
据调查,山杨林和油松林枯枝落叶层的吸水量,分别为其自身重量的三点二倍和二点二倍;生长五六年的阔叶林比天然荒坡的地表径流量减少62%到80%左右,泥沙流失量减少83%到90%左右。
事实证明,一个以水循环划分,包括森林、草地、农田、河川、塘堰、城镇在内的庞大而复杂的流域生态体系,是一个脆弱的生态平衡系统,森林是这个系统的主体。当人为活动造成了森林变化的时候,就会在河流水情上出现敏感的反映。因此,必须大力植树造林,并以科学态度加以利用和管理,使其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提高蓄水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