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4
第5版()
专栏:

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李洪林
最近看到的一篇短文写道:
“过去我们斗地主,并不简单地只因为地主‘钱粮多”,而是因为地主剥削和压迫农民,钱财来得沾血、肮脏。”(着重点为引者所加)
这是针对先富起来的农民的顾虑而写的。因为有人说,这些农民的收入,比过去的地主还多,说不定什么时候要被抓出来当作“新地主”来斗争。于是文章就用上述理由来解除他们的这种顾虑。
批评“红眼病”,解除人们顾虑,是很必要的。不过所用的理由还不足以使人放心,因为它告诉大家:“钱粮多”虽然不是地主挨斗的全部原因,至少是他挨斗的部分原因,可见富了就有危险。同时,它还告诉人们,地主之所以挨斗,是因为地主剥削和压迫农民,钱财来得沾血、肮脏。可见,剥削就有挨斗的可能,因为剥削来的钱财不干净。
这种观点首先就不能解释:“过去我们斗地主”的时候为什么保护民族工商业。那些民族资本家的钱财比地主多得多,也是剥削来的。作为剩余价值的货币,也并不比封建地租更干净。为什么一个要消灭,一个要保护呢?
这种观点同样不能解释现在。现在我们不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还要引进资金,保护这些独资和合资经营者的合法利润。这里,引进的资金及其利润是什么?就是资本和剩余价值。按照同样的逻辑,好象也有挨斗的危险。那么,谁还敢来中国投资呢?
马克思主义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时候,依靠的是历史唯物论这门科学,而不是道德上的愤慨。衡量一种经济制度是进步还是反动,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它对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而不是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审察它到底是干净还是肮脏。
如果不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用抽象的道德评价去诅咒一切剥削制度,那么原始社会以后的社会便都成为黑暗世界,没有进步可言。按照这种观点,共产主义好象可以离开生产力发展的必经阶段,随便在什么样的物质基础上都能轻而易举地建立起来。
然而历史有它自己的规律。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竟被人剥削人的奴隶制度战胜了,因为当时原始公社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而奴隶制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根据同样的规律,当生产力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各取所需”的时候,共产主义社会便建立不起来。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应该一心一意去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超越阶段去搞“穷过渡”,或是高喊空洞的漂亮口号。
历史上有过沉痛的经验:我们曾经想用“大跃进”的办法,从贫穷的起点一下子跳到共产主义,结果共产主义没有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倒被推迟了。后来“四人帮”登峰造极,用他们高举的“共产主义”来批判社会主义,那就更不用说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这才把中国这条大船引上一条正确的航线,叫作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沿着这条航线,我们不但将实现四化,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将从根本上铲掉人剥削人的土壤,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要达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我国现阶段,不但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而且要引进资金,在国内兴办独资和合资企业。只要有利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就应该依法允许它存在,促进它发展,保护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好(当然不包括靠邪门歪道“致富”的),因为这正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如果看见谁富就眼红,就要当作“新地主”来斗,那不又要回到已经声名狼藉的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去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