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时代呼唤美好的歌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5
第8版()
专栏:

时代呼唤美好的歌曲
祖振声
人们爱听歌,也爱唱歌。无论是听歌,还是唱歌,都能使人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歌曲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近几年,音乐工作者创作了不少为群众喜爱的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八十年代新一辈》、《在希望的田野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妈妈教我一支歌》等歌曲,曲调优美,风格清新,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并且通俗上口,适于群众学唱,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歌曲。
但是,好歌,特别是适于群众集体演唱并能鼓舞人心的好歌显得缺乏。歌曲的风格、样式还不够多样,写小花、小草、小河、小溪、小路的歌曲以及具有阴柔美的抒情曲多了些(按:笔者并非反对此类歌曲),而反映祖国四化建设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具有阳刚美的进行曲,显得格外少。此外,有的歌曲作者有些追求和模仿某一种风格情调,有新的雷同化倾向。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社会生活以及人们心灵上的变化既是巨大的,又是深刻而丰富多采的。音乐工作者只要努力深入生活,不断提高创作技巧,抛弃诸如“贴标签”、“标语口号”式以及雷同化的创作陋习,是能为群众谱写出多种多样的好歌的。
回顾过去是颇有意义的。抗日战争时期,是《大刀进行曲》和《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激发起群众爱国抗敌的热情;解放战争时期,是“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歌声,鼓舞了人民和子弟兵解放全中国的斗志;新中国成立后,是《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伴随着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前进步伐;而八十年代,在全国人民一齐奔向四化的征途中,不是应该有更加雄劲、美好的歌曲来助威么?!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人民群众对歌曲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让我们牢记自己神圣的职责,并且行动起来,为丰富人民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多为群众谱写美好的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