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淡淡的绿叶》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8
第8版()
专栏:

《淡淡的绿叶》序
秦牧
这本《淡淡的绿叶》,是长期过着军旅生活的郭光豹同志的诗集。
书名叫做《淡淡的绿叶》,大概寓有初生的叶子,颜色不是十分碧绿的意思吧!这是作者的谦逊之辞,实际上,他写诗已有多年的历史,发表过五六百篇,是华南受人瞩目的诗人之一。他的另一本诗集《深沉的恋歌》,已经刊行,在读者中有相当影响。
我认识郭光豹同志多年,觉得他是一个率真诚恳、勇敢正直的人,虽然已属中年,近年来又在广州军区后勤机关担任着比较重要的职务,但是谈话时常有一种“大孩子”的天真神情。人品,是和文品密切关联的。我总觉得,具有赤子之心,正直善良的人,才有可能写出感动读者心灵的诗文。因为这样的人,才会真正拥抱真理,恨得强烈,爱得深沉,一事在心,萦念不息。敢说,敢笑,敢诅咒,敢歌颂,敢驰骋想象,直抒感情,作品才有强烈性。而浓缩强烈,正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这中间自有其因果关系在。正因为这样,我个人对于那些诚恳待人处事的作者,总是格外重视的。
但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处在晦冥风雨、颠三倒四的年代,就常常要大吃苦头了。血腥的十年动乱中,郭光豹也是一场悲剧的主角。他个人,以至一家所受的迫害和摧残,简直骇人听闻。我个人虽然历经忧患,但是听到时也为之震动不已。当年,他在北京一些小字报中看到这么一句话:“打倒老帅是为林彪上台扫清道路。”他大概心里也有共鸣吧,暗地里把这句话向个别同志讲了。这一来,就大祸临头,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被开除党籍军籍,判刑三年,锒铛入狱。当这位有骨气的共产党员被迫和盗贼、敌特在一起坐牢的时候,他一家四口被扫地出门,赶到农村老家。他的妻子因为过度刺激,精神失常,老母也立刻双目失明。他的一家,只好靠拆屋椽,撬地砖维持艰难竭蹶的生活。当他从狱中出来的时候,回到家门看到的就是这么一番悲惨景象。我觉得在这篇序言里写下这些事情是必需的。一来是让大家都来重温十年动乱那段血腥岁月的情景;二来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位部队诗人和他的一些诗篇。
以后的情形是:他的妻子含恨死了。在林彪摔死于蒙古草原之后,部队对于这么一个案件当然非得重新审理一下不可,但是在当时那样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平反”是很不彻底的,一切横加给郭光豹的诬陷不实之词,多年都没有完全推翻。一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他才真正挺直腰杆,走在阳光灿烂的大道上了。
值得称道的是:在那么艰难的岁月里,他始终“不坠青云之志”,并不因为这些历史创伤,影响昂扬向上的精神,他“回家务农”时,写的《田园小诗》,仍然对于邪恶的势力作了深刻的讽刺。而当他的品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从参谋、记者擢升为一个部门的领导的时候,郭光豹仍能保持“普通一兵”的风格,繁重的工作之余,常常和文艺界各种年龄的朋友一起谈论诗文,继续从事他的长诗小诗的业余创作,从没有什么“一阔脸就变”之类的花样。如果“观人于微”的话,这种格调,大有可取。自然这样的人,具有写出好诗的条件。
我把这部诗集浏览了一遍,觉得它有相当的可读性。一来是作者真挚热烈,因此,诗作中常有独特见地和个性语言。二来,由于作者当了三十多年军人的缘故,他对部队生活是相当熟悉的。集子中反映这方面题材的作品,占了一个可观的比重;风格也颇粗犷豪迈,气概磅礴,不失革命军人本色。三来,作者由于职务关系,跑过许多地方,北京、广州,自不待说了。他还写到了赤壁、庐山、洞庭湖和深圳等地,并且有不少篇章是吟咏边防线上的风貌的。这些诗作,都很有时代的色彩。四来,应该承认它是颇有诗情的,作者有相当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善于以一连串的比喻来描绘事物,抒发感情,有时设喻提问,还有一定的奇警性。例如在《赤壁放歌》中:“雄伟的长江哟雄伟的悲歌,壮烈的赤壁哟壮烈的风光”等诗句,就颇耐人寻味。《庐山之梦》一诗中,他开头这样写道:
我做了一夜奇梦呵,在庐山……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展现眼帘!
揉眼细看,两军为首的将领,
竟然都佩带着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一方,大纛上绣着:高举紧跟,
一方,帅旗上写着:为民直言!
这样的诗是一下子就能把人攫住的。接下去,他写到“两军”激烈的鏖战,用上了这样大胆而又奇特的句子:“国徽在尘雾中暂时无光,党旗在凄风中抽搐痉挛……”
应该说,这样子写,是相当动人的,从这一二例子,可以见到作者的诗歌特色的一斑。
郭光豹的上一本诗集《深沉的恋歌》,诗句的节奏和旋律,都相当自然,但是在自由驰骋、潇洒活泼上显得有些欠缺。他自己自然也注意到这一点,在这本新的诗集中,对题材的发掘,对词句的使用,可以看出他正在努力使自己能够跨前一步,使得变化较多,走向挥洒自如。有不少地方他取得了成就。但是,也有一些诗行显得不够精炼,或者是形容词语使用得过分放纵一些。虽然语言的运用,诗歌领域向来有一些散文领域所不许可的特权(例如诗的倒装和缥缈迷离的象征词语的运用等),但是诗人毕竟应该审慎使用这种特权,才不致蹈“出格”的覆辙。
“功夫不负有心人”。祝愿郭光豹同志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