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阅读
  • 0回复

改变老区穷困面貌仍需“孺子牛” 光山县28名干部进深山助民致富 三个月来,已使一些山区通电通水通公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01
第1版()
专栏:

改变老区穷困面貌仍需“孺子牛”
光山县28名干部进深山助民致富
三个月来,已使一些山区通电通水通公路
本报讯 据河南日报报道:河南光山县刘家坤、刘京春、金维勉等二十八名干部自愿到深山老区工作,决心和群众一起改变老区八百三十个村庄贫困落后的面貌,进山三个月,已使有的山区通了电、通了水、通了公路。
光山县老区有二十八个行政村,八百三十个自然村,五万一千二百多口人。这些村庄地势险要,多数不通公路,不通电,有水引不来,生产落后,群众生活全靠政府扶持和救济。二十八名干部行前向县委和政府立了责任状,立誓艰苦奋斗,改变穷困面貌。
正月十五刚过,自愿进深山的干部背着行李分别到新的工作岗位。村里的群众象当年欢迎红军一样欢迎他们。几个月来,他们与当地群众一起修路、引水、架电线,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绿化荒山,发展乡镇企业,想办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月30日,雷堂一带的山坳里,响起欢呼声、鞭炮声和锣鼓声。山沟里第一次通车了,通电了,水渠里流水了。没有出过山沟的人,第一次看到了汽车,人们激动得热泪直流。五十天,雷堂管理区二百三十四个自然村,延伸了七条输电、变电线路四十四里,完成了九座电灌站的后期工程,修建了十三条共二十三里长的山间水渠,劈山修了八条共长九十里的乡村路。十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八个行政村通电、通水。老区在短短的时间内开始发生变化,人们传诵着二十八个“傻子”在改变老区面貌中的事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