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他们从这座“桥”上走来——记职业学校的“小字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01
第2版()
专栏:通讯

他们从这座“桥”上走来
——记职业学校的“小字辈”
新华社记者 罗康雄
有人认为,进职业学校难成大器,唯有挤上“独木桥”——进高等院校深造方可成才。这里记叙的几个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故事,却告诉人们,只要肯钻研,行行出状元。
小厨师
有位外商在上海瑞金宾馆的宴席上,看到用南瓜雕刻成的仙鹤、雄鹰和用红肠、方腿、鸡蛋等拼叠的一盘彩蝶冷菜,赞叹不止,连连按动照像机的快门。他拍下的这些“艺术珍品”后来刊登在国外一本食品烹调杂志上,照片旁注明:制作者上海旅游服务职业学校毕业生雷鸣,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小厨师。
雷鸣喜欢食品雕刻。在职业学校学习期间,他向特级厨师王丕儒虚心求教。休息时间,他到工艺美术品商店观察各种贝雕、木雕的动物造型与色彩,回家便捧着冬瓜、青萝卜练刀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已能熟练地雕刻十余种动物形象,不久前,他担任了宾馆冷盆间负责人。
小裁缝
量体裁衣,是制作西服的重要工序。去年从上海群星职业学校毕业的吴文青,在培罗蒙西服商店定制柜台专门为顾客量体裁衣。
自小酷爱美术的小吴,曾因几分之差未能考取高中而懊丧、失望。但三年的职业技术教育,使他掌握了高明的裁剪手艺,而且爱上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说:“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一次,一位电影导演来定制高档西服,看到接待他的是一位稚气未脱的小青年,心里不太踏实。但当这位导演穿上制成的西装时,却非常满意。现在,吴文青一天能量体裁剪十四套西服,与店里的老师傅不相上下。店里六十八岁的特级服装技师陆成法夸他是“小技师”。
小设计师
在去年的广交会上,上海玩具九厂展出了十多种玩具样品,受到人们青睐。其中《星球大战》和《奥运会》两幅六面积木拼接玩具图案,当场就被外商定购了一千打。
这两幅图案的作者,是去年刚从上海华山美术职业学校毕业的陈松。他在设计六面积木拼接玩具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加进了寓言故事的内容。最近,他又设计了《老虎学本领》等四套系列图案,深受儿童喜爱。
小经理
毕业于上海商业职业学校的熊权,一年前担任了上海向阳文化用品商店的副经理。这家商店经营微型计算机等各种文化用品,全年营业额在三百万元左右。
熊权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助另外两位经理,制订经理、柜台组长、营业员的岗位责任制,店里管理混乱的局面顿时改观。他治店有方,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与南京紫金工业公司挂钩,特约经销一种性能较好、价格便宜的微型计算机,他还把店堂的二楼辟为微机示范操作室,让顾客上机操作,在店里举办了两期微机技术讲座,店里销售的微机逐步打开了市场销路,今年四月份营业额达三十多万元,占全店营业额的一半。
职业学校的“小字辈”们已从另一座“桥”上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