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塞北育花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01
第3版()
专栏:通讯

塞北育花人
谈宜彦
1982年夏天,廖俭芳带着孩子,从湖北省鄂州市来到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探望在部队工作的丈夫。
草原上虽然宁静,但营区及附近每天都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在打闹,他们爬围墙,攀树枝,或者追赶毛驴儿。廖俭芳一打听,这儿没有一所幼儿园,大人忙着上班,孩子们就象无人看管的羊群,任其散逛折腾。一天,廖俭芳把一群孩子喊过来,问中间一个比较大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几岁了。这孩子回答叫小军,七周岁。廖俭芳让小军数数。十以内的数,小军翻过来倒过去数了三遍,全没数对。她又拿来铅笔让小军写字。令人诧异的是,小军连笔都不会握。晚上,廖俭芳把这事儿讲给丈夫听。丈夫告诉她,这儿条件差,孩子从小上不了幼儿园,上学跟不上班;至于上高中、大学,没人敢想。
听到这里,廖俭芳思索着:这些孩子的父亲为了祖国的安全,日夜守卫在边疆。他们的母亲也来到这偏僻的地方。这是多么可贵的牺牲啊!可是,这些从牙牙学语就“从军”的孩子们,在这草原深处一呆十几年,聪颖的天资得不到启迪,多么可惜!
廖俭芳读过高中,曾经教过几年书。现在,她决心离开城市,到这边疆来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她把想法告诉爱人,得到了支持。
当廖俭芳正式向工作单位申请离开鄂州市去塞北安家的时候,周围说什么的都有,好心人劝她:在城里,福不少享,钱不少拿,月月有奖金,何必到草原去找苦吃?廖俭芳说:“为了那里的孩子们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我甘愿少挣钱,去吃这份苦!”
去年正月,廖俭芳义务办起了家庭幼儿辅导班。开始,她担心教不好,只叫来了左邻右舍的几个孩子。一个月后,这些孩子认识了一些拼音字母和简单汉字,能够正确书写1—10的数字。部队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决定将廖俭芳的家庭幼儿班办成正式幼儿园,当即拨款购置教具,聘请廖俭芳为教师。
在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廖俭芳办好幼儿园的信心坚定了。她写信托亲友邮来《幼儿园教育》和《风琴教材》等教学资料,还翻箱倒柜把自己孩子带来的十多本图书、画报和魔方、儿童车、长短绳、小汽车等玩具拿出来给小朋友们玩。她和爱人一起清理幼儿园门口的垃圾,修建了小花池,栽上各种花草,为孩子们提供了娱乐场所。冬天,她利用北国的天然条件,在教室门口浇了三十多平方米的溜冰场,孩子们象一群欢快的小鸟儿,在冰上飞来飞去,乐个不停。
如今,廖俭芳辅导的孩子都能背诵几十首儿歌和绕口令,还能根据常见的小动物特征,用自己的语言编谜语,能熟练地笔算、口算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在一次联欢会上,小朋友们登台表演了合唱、独唱和舞蹈等十一个项目,博得指战员们的热烈掌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