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国内文艺动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1-14
第5版()
专栏:国内文艺动态

  国内文艺动态
在一月十日出版的第三十期“文艺报”中,刊登了对几篇作品的可注意的批评。这些作品是:王亚平的诗“愤怒的火箭”、胡丹沸的三幕话剧“不拿枪的敌人”、沙鸥的诗“驴大夫”、郭嘉陵的诗“美国强盗张大了血嘴”。这种严正的同志式的批评对文艺界是完全需要的。希望文艺报的努力能够得到正当的反应。
梅兰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自一九五○年十月十六日在上海文汇报开始发表,现已连载到七十篇,纪录者为许姬传。这是一个有历史兴味的记载,它不但纪录了梅氏自己丰富的舞台经验,而且叙述了皮簧戏发展的许多重要史实。
程砚秋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开始发表了他的西北访问记“从青岛到帕米尔”。这次访问是他的全国民间艺术遗产调查计划中的第一个部分。程氏于去年四月底出发,经过七个月的时间,最远到达帕米尔高原的喀什噶尔,于十一月底回到北京。
北京市美术界各团体在全国美协的发动与组织之下,联合举办了一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美术展览会。从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到今年一月七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共展览了八天。现移至太和殿继续展览中。
参加这个展览会的单位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协和石家庄美协等。作品种类大部分是招贴画、漫画、连环画、也有少数雕塑、油画和国画。作者有专业的美术工作者,有美术学院及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同学,有工人、也有机关干部。参加初选的作品约计五千件,展出的作品共八百三十八件。
展览的艺术品照片中,包括一部分美国帝国主义通过满清政府、蒋介石卖国政府掠夺去的我国的珍贵文物(参看本期插图)特别引起观众的注意。
北京市中央戏剧学院、人民艺术剧院等八个文艺团体的同志们,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曾经组成八个宣传大队在城市郊区进行宣传工作。从去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开始,二十六天当中,演出话剧、活报剧、舞蹈、相声等共八十八场。参加演出工作的同志有九百三十八人,观众达十四万两千人。
北京市文艺界为了检阅抗美援朝文艺作品,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三、四两天,由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全国文联抗美援朝宣传委员会和北京市文联三单位联合举办了观摩演出晚会。节目以戏剧为主,都是专业文艺团体、工人和学生自己的创作。在十三个演出节目中,最受欢迎的有师大同学李传琇的“抗美援朝快板”、华大文工团的单弦“四支枪”、大鼓“渔夫恨”、中央戏剧学院的话剧“母亲的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