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佛山市引进工作的成就和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07
第5版()
专栏:

佛山市引进工作的成就和经验
李定中 王琢 陈铨峻
抓住“龙头”,带动全局的发展
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它不是经济特区,原来也未列入沿海开放城市;但是,它在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佛山市邻近港澳,又是一个著名侨乡,拥有“三个七”(海外华人七十万、港澳同胞七十万、侨眷及港澳同胞亲属七十万)的优势。佛山市凭借这两个优势,积极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把对外开放作为带动全局经济发展的“龙头”。自1979年起,他们的引进工作先后经历了“三来一补”、重点企业技术改造、行业技术改造等三个阶段。从1984年起,又进入了技术开发性阶段,取得了新的突破。六年累计:对外签订各种经济合同一万一千零八十五项,外商投资总额三亿五千九百万美元,已实际使用外资二亿五千五百万美元;引进设备九万二千台(套)、生产线一百零六条;利用外资的企业、事业单位共达一千八百多个。
佛山市的引进工作,为扩大再生产奠定了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推动了佛山市的经济发展。1984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49.35%,达到八十二亿四千八百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75.1%,达到五十六亿三千万元,农业总产值增长107.5%;国民收入增长132.6%,达到三十九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未包括农贸集市)增长166%;外贸收购总值增长154.8%;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增长765%;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367%,达到七百九十五元;佛山市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将近十四平方米。
佛山市的引进工作所以成效显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较好地处理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引进什么:立足技术改造,注重经济效益
佛山市从实际出发,制订近期引进计划和中、长期引进规划,分别纳入市的二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引进的目标十分明确:立足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注重经济效益。在已引进的全部项目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占78.5%,并且按照既定的引进规划,成功地把外资主要投向五大支柱行业:纺织行业、电子行业、塑料行业、陶瓷行业和服装皮件行业,大大加快了产品的升级换代。譬如市区纺织行业引进日本先进的喷水织机二百零八台和后整理等设备一百二十一台,年产各种尼龙绸、涤纶绸一千二百万码,年产值近一亿元,税利达一千多万元。类似的例子在各行业中不胜枚举。
他们在抓好重点骨干项目引进的同时,还注意中小项目的引进。这些项目多而范围广,投资少,见效快,技术上也常有专、尖、新和适用性强的特点,能迅速而大面积地提高经济效益。如佛山糖果厂去年引进的“金百利”高级饼干生产线,设备投资二十七万八千美元,当年投产就创产值二百万元,创税利八十万元,出口创汇一百六十万港元。
佛山市六年来共引进了近二十个国家的先进适用技术设备,使全市工业生产结构和技术结构发生了带根本性的变化。全市工业中具有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际水平的设备所占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0.7%上升到14%,属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则占50%多。产品升级换代越来越多。仅1984年,全市共开发新产品五百九十二个,其中填补国内和省内空白的各有二十八个和五十个,创新花色品种共七千三百一十九个。几年来共创省市优质产品二百三十七个,荣获国家金质奖产品三个、银质奖产品十二个、国家和省优质奖产品八十四个;已拥有三十五种工业拳头产品;出口工业产品已从1978年的一百五十种增加到二百五十种。据匡算,佛山市每引进一美元的工业技术设备,约可年创产值十元,创税利二元。近六年来已创税利三亿多元。
如何引进:组织落实,多渠道,多方式
佛山市在引进工作中,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组织落实。佛山市各级政府都把引进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他们对重大引进项目都组织仔细的调研、论证和审议,然后才作出决定,部署实施。市长、县长、区长中,都有一名专门主管外经工作。各级工业主管局、公司、企业,都指定一名领导抓外经工作。从市到各县,早在对外开放初期就成立了外经委及其所属单位。全市组成了一个由市领导统筹,外经委牵头,“三委”(计委、经委、外经委)为主,财税、银行、城建等有关部门大力协同的强有力的外经工作组织体系,能够有效地协调解决引进项目的各种问题,大大提高了引进工作的效率。
(二)多渠道引进。佛山市坚决落实侨务政策,激励广大华侨、港澳同胞爱国爱乡的热忱,回来投资办厂,兴办公益事业,造福桑梓;不仅如此,通过他们的引荐,又不断发展了新客户。对欧美、日本等客商一律热诚欢迎,开拓业务往来。由于引进的路子越走越宽,在具体的项目上,就具备了有利的条件,可以做到货比多家,择优引进。
(三)多方式引进。佛山市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上,很注意因时、因地、因具体项目、因投资对象制宜,灵活采用多种方式,由低向高,不断发展。1982年以前,主要是来料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和合作经营等。后来在继续利用原有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合资经营、国际租赁、出口国信贷、中国银行补偿贸易外汇贷款等多种方式。再加上运用港澳、国内银行外汇贷款、使用地方外汇以及接受华侨和港澳同胞的捐赠等等,使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门路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积极创汇,确保外资偿还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坚持外汇的年度平衡和长期平衡,力争多创汇,确保偿还外资本息或利润。当前,创汇能力较弱,是沿海地区的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佛山市在坚持外汇平衡,积极创汇,确保外资偿还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凡引进的项目,事前都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根据项目的技术经济效益、产品内外销比例、原材料和零部件是否需要进口等条件,反复仔细核算项目的创汇水平,确认能增加积累、多创外汇、有偿还能力时,才签约引进。资金回收期一般按三至四年考虑。对那些确属先进技术或生产国内紧缺商品的项目,成交时则可考虑适当多让出一些国内市场,增加内销比例。这是一种必要的进口替代,既有利于引进外资,也有助于相对节省用于进口的外汇,并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在现阶段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适当安排一些这类项目,是有好处的。
(二)原则上由企业或主管公司自负对引进外资的偿还责任。这就有力地促使企业精打细算,尽快投产,并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充分利用引进设备的技术效能和生产能力,降低消耗和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打入国际市场的能力。例如,佛山、中山、顺德等几个重点电风扇厂,引进若干关键技术设备,创制出一系列物美价廉的电风扇新产品,一跃成为佛山市第一大出口商品,其中吊扇出口量每年上百万台,占全国吊扇出口量的74%,畅销美国、中东等三十二个国家和地区。
(三)部分属于打基础的重大项目,由本企业或主管公司偿还确有困难的,则由市(县)的地方留成外汇统筹安排解决。
(四)利用三角补偿关系。例如石湾利华装饰砖厂采用出口国信贷引进意大利彩釉砖全工序生产线及技术,又通过香港一家大公司返销产品,建立了三角补偿关系,解决了外资的偿还问题。
(五)开展计划外代理出口。从去年3月开始,组织计划外商品,委托外贸专业公司代理出口,地方负责补亏。利用这种方式出口的地方外汇留成比较高,因而大大调动了地方经营外贸的积极性。全市去年代理出口总值达四亿元,创汇一亿零二百万美元。
(六)大力开展来料加工装配。六年来全市对外加工装配合同总额十亿三千万美元,已完成工缴费收汇一亿六千六百万美元,市县和企业可获得25%的外汇留成。
(七)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中山市利用外资三千多万美元开发旅游业,仅1984年游客即达二百多万人次,营业收入一亿五千万元,收汇一千万美元。
(八)狠抓对港澳的鲜活商品出口,并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优质出口食品加工业。全市六年来鲜活商品出口创汇八亿多美元,食品工业出口创汇二亿五千万美元。
(九)积极开展国外工程承包,发展劳务出口,如承包修建工厂、公路等,已有若干项在建或正在洽谈。
佛山市运用自己的优势,开辟多种创汇途径,确保外汇平衡。去年统计,利用外资项目已偿还的约占三分之一。
象佛山市这样的沿海地区,要进一步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需要国家采取积极支持和鼓励的政策措施。当前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对信贷资金实行必要的宏观控制的同时,如何恰如其分地区别不同情况,对他们用于购买原材料的贷款和用于引进项目的国内配套资金贷款,适当放宽限额。佛山市由于经济效益好,资金回收快,适当放宽限额是不会造成信贷投放失控的。其次,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沿海地区的外贸优势,很有必要加快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积极发展工贸结合、农贸结合和技贸结合的外贸体制;适当发展计划外出口,并在外汇分成上给以必要的优惠待遇。这对加快技术引进和增加为国家创汇的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