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和平——不分国界的事业——维护世界和平座谈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07
第7版()
专栏:

和平——不分国界的事业
——维护世界和平座谈会综述
本报记者 朱满庭 张启华
虽然我们语言不同,
虽然我们肤色各异,
热爱和平,维护和平,
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这是中国少先队员在北京召开的维护世界和平座谈会结束时献给与会者的诗句,也是这次会议上所洋溢的浓重气息的真实写照。这次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发起的座谈会历时两天半,与会者来自世界五大洲,有不同的政治、宗教信仰,分属各国和平运动中的不同地区或不同派别,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大家在会上紧紧围绕着如何维护世界和平这样一个主题畅抒己见,充分表明和平是一项不分国界的事业,显示出维护和平的广泛性与和平力量的深厚基础。
从这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来看,人们普遍感到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和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是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而防止发生一场造成人类浩劫的核战争则是当前和平问题中最急迫的任务。
西欧、北美是近年来和平运动声势最大的地区。这次座谈会中来自这些地区的人士也最多。不少西欧人士在发言中指出,他们生活在两大军事集团尖锐对峙的前沿,生活在世界上大规模杀伤武器最为集中的地区,这就使西欧人民对战争的威胁,对失去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的不安全感体会尤深。联邦德国的联邦议员绿党的乌利·费舍尔在发言中说,他来自与民主德国直接接壤的富尔达关口,在他们那里,1984年中有三百一十二天举行了二百多次军事演习,笼罩着一种战前持续紧张的气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西欧和平运动坚决反对在自己的家门口部署新的导弹。美国的全国冻结核武器运动国际协调员梅林达·法因则倡议一个“不要只是谈判——现在立即冻结”的运动,即要求美苏双方在日内瓦谈判的同时,立即暂停试验和部署所有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接着在一年内暂停生产核武器。
日本是身受原子弹之害的国家,因此,日本人士的发言引人注目。山梨大学教授伊东壮悲愤地讲述了自己的亲人和无辜平民遭原子武器杀害,在肉体和精神上受到严重创伤的事实,强烈表示了反对核武器的愿望。
近年来,随着“核冬天”理论的出现,人们对核战争对全人类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的认识进一步加深。阿根廷为继续生存之百人呼吁组织主席阿尔多·特西奥认为,即使核战争规模有限,也可以导致“核冬天”的出现,给所有国家带来空前的危险。他告诉大家,他们的组织刚刚把一份征集了一百五十万人签名的倡议书交给了联合国秘书长,要求实现裁军与和平。
同和平与战争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发展问题。这次座谈会上,来自第三世界的印度、孟加拉国、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和平运动人士都对由于超级大国争夺引起的在第三世界的冲突表示不安,对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南北之间的差别给国际社会带来的不稳定表示忧虑。他们强烈反对外来干涉,主张停止军备竞赛,呼吁各国努力改变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发达状态。发展问题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和平运动中也引起越来越广泛的注意。意大利和平运动活动家吕西安娜·加斯特里娜对记者说,目前西欧的和平运动暂趋沉寂,运动正处于思考与积累的阶段。人们的注意力从前一段集中在反对部署导弹的问题上转向思考战争的根源,开始联系到南北问题、第三世界问题。她认为光是反对在欧洲部署导弹是不够的,而必须同时反对新的经济和军事压迫,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结束“北方”对“南方”的剥削。第三世界发展起来了,世界的命运就不仅仅由两个超级大国来决定。这种看法引起了不少与会者的共鸣。
当前各国和平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多样性。这个特点在会议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与会者不仅在政治、宗教信仰上不相同,在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别,就是在如何缓和国际紧张局势、防止新的战争等问题上看法也各不相同。例如在最紧迫的裁减核军备问题上,有的主张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先裁,有的主张所有核国家都要一起裁,有的主张采取“单方面”行动等等。不少人认为,这种多样性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人们正可以从这种多样性中得到更多经验和启发,使争取和平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在会议结束时讲话指出:“‘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他还说:“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和目标,使我们变得亲近”。这些话,可说是对这次会议的一个恰切总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