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大豆在世界杨贵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08
第7版()
专栏:

大豆在世界杨贵兰
大豆在中国生长了几千年以后,欧、美、非、澳等各洲的人们还不知它为何物。直到十八世纪欧洲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它才被引种到东北亚以外的地方。
1740年,它首先出现在巴黎的植物园里。1790年,它又在伦敦西郊的国立植物园里崭露头角。1804年,大豆的名字第一次在美国的文学作品中被提及。从1890年开始,美国的不少州对大豆产生了兴趣并着手对其进行适应性种植试验。1924年,美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已达二十二万二千公顷,产量高达一百四十万吨。从此以后,大豆种植便风靡于世界几乎各大洲。
按种植面积和产量来讲,大豆的故乡——中国已屈居美国和巴西之后而名列第三了。其它的大豆生产大国还有阿根廷、加拿大等等。1982—1983年,全世界的大豆产量将近一亿吨。从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来看,大豆广得人们的青睐是毫不足怪的。
在营养价值方面,大豆所含的食用油脂和蛋白质之高格外令人瞩目。大豆中的油脂占21%,蛋白质占40%,碳水化合物占32%。而其它食物油脂和蛋白质含量是:肉为16%和17%,鱼为0.5%和16%,牛奶为3.5%和3.3%,蛋为12% 和13%,小麦为1.2%和9%,玉米为4%和9%,都远在大豆之下。大豆堪称油脂和蛋白质生产的“冠军”。另外,大豆里含的无毒性皂素不仅能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蓄积,而且还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促进消化,有利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肥胖症。
在经济价值方面,大豆也该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从一公顷土地上蛋白质的产量来说,玉米为一百四十六公斤,小麦为八十一公斤,牛奶为四十四公斤,牛肉为二十六公斤,而大豆则高达二百六十四公斤,这是其它动、植物所望尘莫及的。由此可见,用大豆来生产蛋白质的成本最低。
大豆虽然在营养和经济价值方面均为各类动、植物之冠,但它并不是十全十美、无可指责的。在味道方面,它赶不上花生;它所含的抗胰蛋白酶则要求必须将它煮软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含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种类既少,数量又微,因此,它必须与其它动、植物食品搭配起来,以互补短长、各增效益。
大豆在我国的传统用途主要是:榨油,制做豆腐、豆腐乳等,在一些国家,大豆还用以制造人造奶油、肥皂、润滑油、面包、饼干、大豆“牛排”。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发达国家,人们已用大豆来生产炸药了。
大豆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繁衍生长于几乎全世界,是因为它的适应性很强的缘故。无论在什么地带或何种土地上,只要在其生长季节经常下雨且总雨量在五百毫米以上,或者经常灌溉以及在其扬花期气温在十三摄氏度以上,大豆的每公顷产量都会在二吨以上。因此,有人把大豆称为“可塑性”植物。另外,大豆的根瘤菌利用空气中的氮制造的氮肥可以基本满足其对氮肥的需求,因而,种植大豆不需大量施肥。不仅如此,大豆收割后遗留在土壤中的根瘤菌还有肥田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