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作客剑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09
第6版()
专栏:英国通讯

作客剑桥
本报记者 果永毅 李云飞
从伦敦乘车北行九十公里,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城,这里的建筑古朴、精巧,环境幽雅,到处繁花似锦,芳草萋萋。这就是著名的大学城——剑桥。
剑桥城内的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并列为英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该校是由三十一所学院组成的综合性大学,牛顿、达尔文、弥尔顿、拜伦等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和文学家都曾在这里受过熏陶,今天,它又成了英国最年轻、最有生气的科学中心。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剑桥大学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
6月7日上午,赵总理一行来到了剑桥,在象征着剑桥大学智慧和权威的“心脏”的评议会礼堂,受到了剑桥大学副校长约翰·巴特菲尔德和一百多名师生的热烈欢迎。巴特菲尔德先生在简短的致词中,介绍了该校的历史及现状。赵总理对主人的介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在答词中说,剑桥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他希望在该校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能涌现出新一代的牛顿和拜伦。
接着,赵总理来到了东方学系图书馆,与迎候在那里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约瑟博士亲切会见。年逾八十的李约瑟博士,将他四十余年心血的结晶、业已出版的十二册英文本《中国科学发展史》亲手赠给赵总理,赵总理也向该系回赠了八百五十种共三千册中文图书。
剑桥大学之所以引人注目,是由于它在高等教育与高级技术工业结合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最突出的是圣三一学院的科学园。下午,雨后初霁,田副总理等中国客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科学园。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英国的传统工业面临严重挑战。当时英国政府就提出,要把高等教育与高级技术工业更好地结合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一批小型的新技术工厂,随之出现在剑桥大学的周围。1969年,有人提出建科学园的设想,以密切大学与工厂的关系。圣三一学院由于有优良的科研传统,学院领导与大学和其它学院又有广泛联系,加之这里有一片一百三十英亩的荒地,紧靠交通要道,因此被选中。1970年,科学园开始筹建,五年后初步建成。科学园集中了五十多家公司,主要是电子、光学仪器、生物工程等尖端科学技术工业,同时商业、金融、财会、咨询、专利等方面的业务也已在这里全面展开。科学园的建立,不仅有利于高级技术工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大学和学院提高教育质量,故被称为“大学的科学世界和社会的商业世界之间的中间站”。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认为,这是把大学的新思想变成整个社会财富的有效途径。
在英国,象剑桥这样高级技术比较集中的地区,还有英格兰南部的M4号公路一带和苏格兰的爱丁堡至格拉斯哥地区。
爱丁堡是英国北部重地,高等教育和高级技术工业都很发达。6月5日,赵总理一行曾经访问了那里的法兰蒂公司和安德森公司。法兰蒂公司专门生产电子、通讯方面的精密仪器和产品,长期以来,同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去年底,撒切尔夫人访华时,该公司曾特意派人赠给赵总理一台名为“大文豪”的电子计算机。这次,他们又向赵总理展示了CAM—X等尖端产品,这种型号的电子计算机可用以设计各种设备。生产煤矿设备的安德森公司,在传统工业如何采用新技术方面,也给中国客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两天来,赵总理一行从北到南,访问了英国的新技术中心地区,对英国科技界和工业界如何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为推进中英两国在这一浪潮中的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的西尔博士所说,在今后的岁月中,英中科技人才更密切的合作,将为久负盛名的剑桥大学增添新的光彩。
(本报伦敦6月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