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以色列拖延撤军意欲何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1
第6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以色列拖延撤军意欲何为?
  本报记者 陈积昌 周国铭
以色列当局原定6月初完成从黎巴嫩全部撤军的计划。以色列总理佩雷斯曾多次表示,以色列军队将在6月6日(以色列发动侵黎战争三周年)前从黎巴嫩撤回到国际边界以南。但时至今日,以色列当局并未履行撤军诺言。
6月5日晚,佩雷斯对以色列电视台发表关于目前形势的谈话,对撤军问题却只字不提。而6月6日,以色列北方军区司令乌里奥利却声称,以色列已完成从黎巴嫩最后阶段的撤军。但次日,以色列国防部长拉宾又说,以色列在黎以边境“仍要保留数百名军人”。人们不禁要问,以色列当局违背诺言,拖延撤军,究竟意欲何为?
人们知道,以色列在历时三年的侵黎战争中,损兵折将,劳民伤财。据以色列官方公布的数字,以色列官兵在侵黎战争中有六百五十四人死亡,三千八百七十三人受伤,为以色列发动的历次战争中最大的伤亡数字。以色列每天在黎巴嫩战场上耗资约一百万美元,沉重的军费负担使以色列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侵黎战争给以色列带来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深刻的危机。以色列当局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谴责。正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佩雷斯政府为寻求脱身之计,于今年1月14日放弃与叙利亚同时撤军的先决条件,抛出从黎巴嫩分三阶段撤军的“计划”。以色列在4月中旬完成第一、第二阶段撤军后,在进行第三阶段撤军时,坚持要在黎以边界建立一个所谓“安全区”,即在黎以边界纵深八至二十公里的地段建立一个由亲以色列的“南黎巴嫩军”控制的“安全区”。但是,一旦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南黎巴嫩军”能否单独控制得住局面,这是以色列当局最为担心的问题。看来,以色列执意支持“南黎巴嫩军”建立“安全区”是其拖延撤军的主要原因。
人们注意到,以色列拖延撤军与黎巴嫩当前形势的发展也不无关联。在贝鲁特西区和南郊,以“阿迈勒”运动民兵和黎巴嫩政府军为一方与以巴勒斯坦武装为另一方之间的难民营战斗,已持续了二十多天,有关各方的谈判至今仍陷于僵局。人们认为,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拖延撤军显然是想利用黎巴嫩内部“鹬蚌相争”的有利时机,从中取利。不久前,叙黎首脑在大马士革举行的会谈,为以色列撤军后解决黎巴嫩安全问题商定了大计,主要是将由驻黎的叙利亚军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扩大黎巴嫩政府军在黎南部的驻守范围。黎巴嫩报纸认为,以色列的拖延策略显然也是为了对付叙黎首脑会议的这个部署。最近以色列支持“南黎巴嫩军”在杰津地区制造麻烦,阻止黎巴嫩政府军进入该地区,并在黎巴嫩南部对什叶派村镇继续进行扫荡和围剿,绝非偶然。此间一些观察家还认为,以色列拖延撤军的背后,还包含着阻挠一些国家正在展开的有关中东和谈的外交活动之目的。
黎巴嫩政府已明确声明,以色列必须执行安理会四二五号决议,将其军队全部撤出黎巴嫩。黎巴嫩反对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建立“安全区”,也反对在黎巴嫩南部保留其它不合法部队。黎巴嫩南部的爱国抵抗运动也宣布,只要黎巴嫩南部继续存在以色列军队,它将继续进行反以斗争,直到把以色列军队全部赶出黎巴嫩。
显然,以色列军队赖在黎巴嫩,是给黎巴嫩危机埋下新的祸根,是对黎巴嫩结束内忧外患、恢复独立和主权而设置的新的严重障碍。
(本报大马士革6月9日专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