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修建石羊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1-16
第2版()
专栏:蚌埠通讯

  修建石羊坝
  李人怡
在千里淮河线上,千百万劳动人民正在为新中国的水利建设而忘我地工作,每个工段上都出现了不平凡的模范事例,皖北怀远县石羊坝工程,便是千百个事例中的一个。
在石羊坝十八里的大堤上,游动着一万多男女民工,劳动歌声震荡着附近的村庄和山谷。当早晨鸡叫时,住在大堤附近村庄的民工们便出发修堤了,一直干到晚上八九点钟。刺骨的朔风虽然寒冷,坚硬的黄土虽然难挖,但都战胜不过民工们火热的心:每一把铁锹都磨擦得雪亮,每一筐土都在一百五十斤至二百斤之间,到处都可听到“加油干,夺红旗”的口号。挖土的恨不得一锹挖一筐;抬土的总想两步跨到堤顶上;打硪的是那样的有劲,一硪落下来堤身都有些震动。民工四中队一分队二十三人中,有十七个年青的民工,由于工作成绩优异,荣获大队部奖旗。二班邵哑吧不甘落后,用手比划着把筐装满,也要和他们竞赛。四十六岁的民工分队长侯广银,积极带头领导大家干活,来时穿的一件旧棉袄,现在两个肩头上已被扁担磨擦得露出了大块白棉花。胡长仁模范班人齐力壮,最小的二十一岁,最大的不过三十六岁,是全中队的主力军,他们齐干活、齐休息、齐吃饭,十二天半挖了五百一十二方土,得的工资除去吃粮全班尚余三百多斤大米,受到大队部的表扬,每人并且得到了一件新单衣的奖励。
石羊坝是皖北怀远县境阻挡淮水的第二道防线,这道防线护卫着大量的村庄和肥沃的田地。在历史上坝南和坝北的人民有着说不清的纠纷:每当淮水上涨,坝南人民要扒坝放水,坝北人民要打坝防洪,有时甚至进行剧烈的械斗。但过去反动统治阶级由于没有根治淮河的决心和通盘计划,所以坝南和坝北的利益始终统一不起来。
但现在,毛主席关于根治淮河的指示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传来后,沿淮人民都增添了新的希望,为新中国的建设远景增加了信心。他们看到石羊坝的修建不是孤立进行的,除去修建石羊坝之外,怀远县境同时进行淮堤、涡河堤等堤防的堵口复堤工程,特别是从黄河口至永平岗沿荆山湖将建筑一条腰堤,即在高水位下也可保证石羊坝以南的岗地不受水淹。这一根治淮河的措施,使石羊坝南北几十年来的纠纷迎刃而解。在共同的利益下,坝南人民自动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正如民工陆洪福说:“有福大家享,坝南坝北人民的心贴在一起了!”
根治淮河的美好远景在向每个民工招手,在鼓励他们为子孙的永久幸福而积极工作。淮河中游流行着这几句谚语:“收了大河湾,富了半边天;三年不收大河湾,单被改成裤子穿。”大河湾就在石羊坝东南荆山湖一带。自从一九三八年蒋匪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堤后,滚滚黄水淹没了大河湾附近百十里远的肥沃田地,使这一带的人民整整十年未好好收过粮食。当地人民疼爱这一片土地,始终忘不了过去这里一亩地能收二百多斤麦子的情景。现在这幅美丽的图景即将重现在人民面前:从黄河口至永平岗的腰堤筑成后,大河湾至少每年能收一季麦子,在低水位时能种水稻,大河湾的耕地面积和收获量占怀远全县三分之一,如有一年丰收,可供全县五十八万人两年的食粮,农民们多少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坝北王家庄木匠王厚卿感佩的说:“石羊坝的官司从前清一直打到民国时候,受害的还是咱老百姓,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才一年,就办了这样惊人的大事情,毛主席真是咱们子子孙孙的大恩人!”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