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建新机械厂切实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偏僻山区的“三线”企业也能留住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4
第3版()
专栏:

建新机械厂切实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偏僻山区的“三线”企业也能留住人才
本报讯 工作、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单位能不能留住知识分子?电子工业部建新机械厂的事实表明:能。
这个地处贵州山区的“三线”大厂人才密集,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占职工总数的19.7%。1977年后的五年间,全厂曾外流五十多名科技人员,有的大学生报到后住一夜就走了。
面对这种情况,厂党委没有一味责备他们,而从自身找原因,努力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大小会议、广播、墙报等,反复宣传中央文件和报纸杂志的有关文章,在全厂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二、以复查冤假错案为突破口,使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抬起头。
三、提拔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知识分子充实各级领导岗位。现厂级领导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5%。在六十名中层干部中,知识分子占81.6%。
四、生活上关心照顾,解除后顾之忧。知识分子占全厂职工的五分之一,每次分房时都把三分之一的新宿舍“切块”分给知识分子。合并行政办公室,腾出房子给设计、工艺部门使用,使技术人员工作场地的拥挤现象得到缓和。
五、积极发展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入党。1983年以来,全厂发展的二十八名新党员中,知识分子为二十名,占71%。
这五方面的工作搞上去以后,建新机械厂人才外流的局面得到了控制:原来一直要求离厂的主动撤回了请调报告;原来把家属户口留在沿海地区、内地城市以作“后路”的,纷纷迁来了户口。该厂的知识分子在一种良好的环境里工作,为这个长期亏损的企业扭亏增盈作出了突出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