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在易北河畔的汉堡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4
第6版()
专栏:联邦德国通讯

  在易北河畔的汉堡港
  本报记者 果永毅 林军
12日,汉堡市为欢迎赵紫阳总理的到来,在机场、旅馆、游艇码头等地铺上了红地毯,气氛十分热烈。《汉堡晨邮报》在头版用中文写道:“欢迎赵总理访问汉堡”。11日,《汉堡晚报》也发表长篇新闻,介绍为欢迎赵总理而进行的准备工作,所用标题是“赵总理请来吧,我们已经准备就绪”。该报还发表题为“和中国一起走新的道路”的评论,强调要进一步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
下午三点,赵总理在汉堡市市长冯·多纳尼和其他官员的陪同下,登上“汉斯·阿尔贝斯”号游艇。刚刚坐下,一群西德记者便围了上来。一位电视台的女记者用刚学会的中国话请赵总理谈谈对联邦德国的印象。赵总理说,联邦德国的“工业发达,技术先进,风景优美,人民对中国很友好。”她又问道: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怎样抵制西方那些不好的东西?赵总理满怀信心地答道:“我们依靠人民的自觉。中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我相信,在对外开放中不会丢掉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
这时游艇已经启动,赵总理一边看着摆在面前的港区地图,一边听着讲解。今天,易北河上细雨蒙蒙,劲风阵阵。与婀娜多姿的莱茵河相比,易北河则显得气势雄伟。航行不久,那林立的吊车、厂房、船台等便渐渐稀疏了,两岸绿树成荫,各式小楼掩映其间。原来,这里也有秀丽的风光,并不都是码头和厂房。
汉堡市俗称“北方威尼斯”。市内易北河和阿尔斯特河纵横交错,一千多座桥梁飞架其上,连接着城市的各个部分。据说,它的大小桥梁比著名水城威尼斯还多。
汉堡港是西德的第一大港,年吞吐量在六千二百万吨以上,占全国港口吞吐量的40%。港区面积为九十平方公里,其中,水上面积四十一平方公里。码头总长度为六十五公里,分为六十三个停泊区,共有泊位三百四十个。虽然港区规模很大,但由于使用现代化设备并辅以计算机管理,所以船只装卸速度快,泊港时间短,赢得了“快港”的美称。在游艇上,只见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有条不紊地进入或驶离各自的泊位,码头上各式起重机伸出了长臂,仓库、货场星罗棋布。
这里的人们把汉堡港称为“通向世界的门户”,是很确切的。汉堡港同世界上一千一百个港口通航,有三百多条永久航线,每年接待一万六千余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
联邦德国这个“开放的门户”同中国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随着两国贸易的不断发展,进出汉堡港的中国远洋轮也日益增多,几乎每天都有中国船只在此停靠。按货物价格计算,联邦德国从中国进口货物的65%,向中国出口货物的40%,都是经汉堡港装卸的。为了加强中国同西欧,包括同汉堡的经济合作,我国于去年在汉堡建立了西欧贸易中心。汉堡的经济界人士也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中国的经济改革。汉堡商会副会长米勒先生曾表示,要对中国的开放政策做出“非常积极的反应”,要去中国“寻求经济伙伴”,特别是与中国的开放城市“建立联系和发展合作”。汉堡正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德两国经济和贸易合作的纽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