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刮风也是一种不正之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6
第1版()
专栏:每周论坛

  刮风也是一种不正之风
  米博华
刮风之风,年深日久,属于“改也难”之列。少数地方,用刮风的办法纠正不正之风,效果不好。这个恶习不改,改革怕是很难顺利稳妥进行的。
近闻某地几家在改革中取得明显成绩的工厂遇到很大困难。原因是,该地有关部门为纠正不正之风,派出工作组进驻这几个工厂,使得原来的厂长不能管事了。工作组又是开调查会,又是查账,不管奖金发得滥与不滥一律追回,为联系业务而进行的必要的礼仪往来也算作严重错误,干部人人自危,职工垂头丧气,改革搞不下去,生产也受到影响。
凡事总是“过火”,是老毛病了。为什么经常反复地犯?实在有深究的必要。
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就不能矫枉。这看法值得研究。如果脚趾上长个毒瘤,为防止扩散,切掉这个趾头,也许是必要的。但如果硬要锯掉一条腿,那无论如何也不是上策。最好的办法是,治了病又不伤趾,更不伤足。如果非“过正”到断其肢甚至送其命不可的程度,这不是矫枉,而是制造更大的枉。所以要适度,既矫了枉,又尽可能不要过正。这当然很难,但是只要我们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办法还是可以找到的。河北省委在纠正不正之风中,把因缺乏经验出现的失误,同假改革之名搞歪门邪道区别开来;把经济、业务往来中必要的招待,同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区别开来……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做,避免了“一窝蜂”、走极端的偏差,既纠正了不正之风,又保护了群众的改革积极性。
长期以来,不少人习惯看风头,摸气候,传小道消息。他们很少到实际生活中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而是瞪着眼睛,竖着耳朵,探测风向,看上面有什么精神。一旦听到什么精神,不管理解不理解,也不管当地的实际情况如何,一律雷厉风行地紧跟。在跟的过程中,又往往加码、升格,看起来好象是认真、紧跟,实际上往往搞歪了。值得提出的是,有些人多年来靠刮风吃饭,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被提拔、重用,成为“一贯正确”的人物。这也是刮风恶习难除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认为,今后无论推广什么经验也好,纠正什么偏差也好,都不能再搞所谓“掀高潮”、“造声势”之类的事。那样干,难免出现大起大落,来回折腾的现象。我们吃够了搞运动的苦头。何况改革中的问题,是不能用搞运动的办法来解决的。对于喜欢刮风的同志,应当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明白刮风也是一种不正之风,应在纠正之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