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金沙江老船工的回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6
第5版()
专栏:

  金沙江老船工的回忆
  梁树棠 杜奎昌
云南禄劝县和四川会理县之间的皎平渡,是金沙江上的一个重要渡口。1935年5月上旬,由贵州进入云南的红一方面军的一、三、五军团,以及干部团和中央机关的数万人马,在当地三十六位船工的帮助下,靠七只木船连续奋战九天九夜,从皎平渡顺利渡过金沙江,写下了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
五十年前为红军划船摆渡金沙江的三十六位船工,现在还健在的只有云南禄劝县皎平乡的陈玉清、张朝满,四川会理县四一乡的周启龙和会东县龙树乡的李明禄四位老人了。
1935年5月2日(即农历三月三十日)夜间,一方面军干部团派出的先遣连,从金沙江南岸的大山上下到江边的河门场,在这个村子里找到贫苦农民张朝寿。红军战士见张朝寿光着上身,马上脱下一件衣服给他披上,并对他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我们要过江到四川去,请你帮个忙吧!”张朝寿见红军战士个个和蔼可亲,宣传革命道理,说的又是穷人的心里话,便立即带领红军向皎平渡南岸的船房进发。
在红军来到皎平渡之前,当地伪保长已按照顶头上司的命令,把一只坏了的木船沉到江水里,把另一只好船划到渡口上游的江湾里藏起来。红军先遣连来到渡口,在张朝寿等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从水里打捞起那只破船,买来几匹布,撕成条堵塞住漏洞和裂缝。正在这时,伪保长打发船工殷梦之划着那只藏在江湾里的好船,回船房来取大烟。红军当即扣住这只好船,及时为过江作好了准备。
午夜时分,先遣连两个排的战士登上两只木船,殷梦之、张朝寿等人挥动船桨,顺着黑乎乎的水面,箭一般地驶向对岸。对岸江边的税卡厘金局,住着一个姓林的师爷和两个卫兵。红军上岸后,张朝寿按照红军的吩咐,用本地话喊开了厘金局的门。红军战士马上冲进去,缴了那两个卫兵的武器。厘金局南边不远处的三家马店里,住着川军的小股江防部队。红军战士迅速摸进马店。听到红军的吼声,川军江防部队乖乖地缴械投降。三颗红色信号弹在漆黑的山谷里升起,先遣连首次渡江成功了!
红军控制了整个渡口以后,又在北岸和上游的鲁车渡找到了四只大船和一只打鱼用的小船,并在两岸请来了陈玉清、张朝满、周启龙、李明禄等一批汉族、傣族和彝族船工。从5月4日起,三十六位船工在红军的指导下,轮班划动六只大船,日夜不停地摆渡红军。
张朝满老人回忆这段历史后,来到江南岸一块叫做“龙头石”的旁边,指着巨石对我们说:“红军过江时,一位戴眼镜的首长,就站在这块石头上进行指挥。”老人家笑起来接着说:“那时保密啊,不敢打听。后来才知道,这位首长就是刘伯承同志。”
头两天过江的干部团,在陈赓和宋任穷同志的率领下,很快上到北岸的大山上,把那边通往皎平渡的所有关卡都控制起来。他们还打下通安镇,把川军刘元塘师的部分队伍赶回会理城,让山下边的红军顺顺当当地过江。
原计划从皎平渡上游龙街渡过江的一军团,从皎平渡下游洪门渡过江的三军团,都因这两个渡口水面太宽、水流太急,先后按照党中央的命令,分别集中到皎平渡过江。五军团在禄劝县境内的石板河一带,胜利完成了阻击国民党追兵的任务后,一天急行军百多里路赶到皎平渡,顺利地过了金沙江。中央领导同志,以及红军总部和各军团的负责同志,也都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过江后,就在厘金局北边那排窑洞里开会、办公。
5月9日,大队人马过江后,红军付了船钱和船工工资,将六只大船销毁。红军出发前,还把船工们召集在一起开了个会。一位红军干部深情地对船工们说:“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过不了几年,我们就要回来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给你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