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妇幼卫生工作,光荣的岗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7
第3版()
专栏:

  妇幼卫生工作,光荣的岗位
  林佳楣
最近,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卫生部门相继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在妇幼卫生战线工作了三十年以上的五千四百多名妇幼卫生工作者,向他们颁发了荣誉奖章和证书。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这反映了我们党和政府对于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视,对于妇幼卫生工作者的贡献给予的肯定。妇幼卫生工作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也是一个光荣的岗位。亿万母亲和孩子的健康,家家户户的幸福,整个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妇幼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人民记住他们的功绩,是理所当然的。
在妇幼卫生工作战线工作了三十年以上的同志,是我国妇幼卫生工作的开拓者。
建国初期,针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妇幼卫生工作者首先担负起改造旧式接产、培训接生员、大力推行新法接生和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的光荣任务,从而改变了旧社会那种生得多,死得多的生育状况。
五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有效地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建设,妇幼卫生工作者协同妇联和工会女工部门,组织娃娃组、农忙托儿所、幼儿园等,培训了大批保育人员,指导科学育儿;在工厂,指导建立哺乳室、孕妇休息室、女工卫生室;在农村,宣传和推行派工“三调三不调”(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从而使妇女在经、孕、产、哺乳期得到合理的照顾和保健指导,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六十年代初期,由于自然灾害的侵袭,妇女、儿童健康受到威胁。妇幼卫生工作者爬山涉水,不畏艰苦,为农村群众送医送药,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查治妇科疾病,解除妇女儿童病痛,为保护妇女劳动力,促进工农业生产发挥了作用。
“文革”期间由于无政府主义泛滥,人口猛增,出现高出生的生育状况。妇幼卫生工作者积极组织和参加计划生育小分队,深入农村、基层,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指导帮助育龄夫妇落实节育措施,为控制人口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育龄夫妇能生育健康聪明的下一代,使我国民族繁荣昌盛,妇幼卫生工作者与广大医务人员共同把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在广泛宣传和指导育龄夫妇采取节育措施的同时,积极为妇女查治妇科疾患;在城乡普遍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建立儿童系统保健试点工作;在城市、厂矿开展了围产保健。近几年来,又逐步开展了婚前保健指导,遗传咨询,为优生优育工作打下基础。广大妇幼卫生工作者还配合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大力开展了儿童免疫,使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几种儿童常见病,如佝偻病、小儿营养性贫血等的发病率也大幅度下降。
三十年来,由于妇幼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目前,全国的婴儿死亡率由解放前的千分之二百,下降到千分之三十五以下;孕产妇死亡率由万分之一百五十,下降到万分之四左右;育龄夫妇中,有70%落实了各种节育措施。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三十八岁提高到目前的六十九岁。
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更加深入,党和人民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普遍希望新的下一代不仅要体格健壮,而且要智力发达,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
广大妇幼工作者一定能作出无愧于时代、不辜负党和人民信任的新业绩,在这个光荣的岗位上,争取更大的光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