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长江日报》笔谈城市功能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7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长江日报》笔谈城市功能问题
《长江日报》自5月8日起,开辟了“城市功能笔谈”专栏,已发表文章十一篇,综述如下:
一、全面认识现代城市的功能
一些文章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城市功能的理解比较片面、狭窄。一提到城市,往往只想到它是工业基地。其实,作为商品经济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产物的城市,应当具有综合性功能。纵观世界城市经济发展史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现代城市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城市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是国家或某一地区的产业中心;是物资交流的枢纽,商业贸易的中心;最后,城市还是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和科技文教的中心。
这些文章认为,全面认识城市的多种功能,有助于把握城市改革的指导思想。城市改革不仅是工业体制的改革,而且是涉及整个经济生活的全面改革,改革的方向是要把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改变成为开放型的、社会化的、多功能的现代化经济中心。
二、破除旧观念
一些文章认为,要发挥城市的多种功能,首先必须破除“地区完整经济体系”观。他们认为,发挥城市多种功能,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是立足于全国统一市场,以地区间的彻底开放为原则的,多功能的作用就是要扩大城市的扩张力和辐射力。“地区完整经济体系”观是以建立分割的地区市场、满足于地区内的交换为目的的,这种封闭体系阻碍城市的扩张力和辐射力,不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发挥。
其次,还必须破除城市的“自我服务”观念。城市作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不应只追求城市的自身发展、“自我服务”,而应成为带动和促进周围广大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三、确立新的指导思想
一些文章指出,过去我们仅以城市本身的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和评价城市工作的依据,这就使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单纯追求工农业产值增长为主要目标,从而限制了城市的多种功能的发挥。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要求大中城市充分发挥多种功能,起“火车头”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工作指导思想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即:由单纯追求工农业产值的增长转变为扩大辐射面、增强吸引力。换言之,城市工作不能仅考虑工农业产品生产的发展,更要规划、设想如何发挥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枢纽、信息中心、科研文教中心的作用,更多地考虑如何在搞活周围一大片地区的经济方面作出较大的贡献。
这些文章同时指出,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能否尽快转变,城市多种功能能否较好发挥,有赖于衡量城市工作好坏的依据(指标)是否恰当。他们认为,以工农业产值的增长作为考核、评价城市工作成效的依据,必然限制城市多种功能的发挥,改用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衡量城市工作的成效,会有利于促进城市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从而使城市的多种功能较快、较好地发挥出来。
(夏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