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在“上帝”管不着的地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7
第6版()
专栏:

  在“上帝”管不着的地方
  本报记者 蒋元椿
从汉堡起飞,一小时左右飞机便到了阿姆斯特丹附近。阳光下地面上雾气蒙蒙。可以看到地图上曾经称为须德海的内海和那道把须德海同北海隔断的大堤坝。事实上须德海的一半面积已经改造成为陆地,剩下的水面作为艾瑟尔河的下游,改称为艾瑟尔湖。这是荷兰人民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工程。
荷兰全国面积三万七千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27%是在海平面以下的低洼地,在荷兰语中称为尼日兰,东部和东南部地势较高,称为荷兰。这就是荷兰又称尼日兰的由来。多少个世纪以来,海水不断冲刷低地,夺走大量土地。为了与大自然作斗争,荷兰人民除了筑堤挡潮以外,从十三世纪起就在局部地区从事围海造地。须德海工程是荷兰近代最大的一项工程,开始于1927年—1932年修建拦海长堤,堤身高十三米半(水下六米,水上七米半),顶宽九十米,全长三十公里,中间设有船闸。从修大堤时起,人们就在须德海内围海造地。从1927年到1968年,造了四大块土地,总面积十六万五千公顷,约占须德海面积的一半。现在这些土地已经成为居民稠密的地方。
荷兰的国际机场希波特在首都阿姆斯特丹与海牙之间,政府机关则在海牙。从机场到海牙的公路两侧,都是平坦的牧草丰美的牧场,间或可以看到老式的风车。有的地方有大片玻璃温室,这是用来种蔬菜和鲜花的。根据1983年的官方统计,荷兰的可耕地中,用来种植粮食作物的只占35%左右,用于作牧场的约占59%,用于园艺作物(花卉、蔬菜)的约占6%。肉类、乳制品、蔬菜、切花等农产品的出口值在总出口值中占22%以上,主要销往西德和其他共同市场国家。农产品加工工业在荷兰的全部工业销售中占27%以上,是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因此,农业在荷兰经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荷兰矿产资源缺乏,只有煤炭和少量石油、天然气,许多原料和半成品依靠进口,所以对外贸易在荷兰国民生产总值中占50%到60%左右。人口的60%从事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工作。在当前西欧经济形势下,荷兰经济虽有复苏,但只能谋求2—3%的低速增长,同时同样存在失业率高达12%的问题。为了求得经济增长,荷兰除了在造船、建筑、化工、纺织、飞机制造等方面努力外,近年来在冶金、电力、电子等方面也积极追赶其他西欧国家,特别重视智力投资,培养人才,发展独有的尖端技术,使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
荷兰的东南部是莱茵河、马斯河和谢尔特河(埃斯考河)的入海处,形成一个很大的三角洲。位于三角洲顶端的鹿特丹是世界第一大港,是荷兰的一大财富。1984年在此碇泊的远洋货轮达三万一千多艘,总吨位达二亿四千六百万吨。经由此港的国际货运量共达两亿四千六百万吨,其中石油一亿二千七百八十万吨,此外还有莱茵河的内河货运六千七百万吨。码头总长度三十八公里。它是西欧对外贸易的门户,有西欧十字路口之称。中国货船也常到这里装卸货物。乘坐游艇游览海港,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巨轮在码头上装卸货物,在干船坞或者浮船坞里进行修理。有四艘中国货轮正碇泊在港内,它们的吨位都不大,同其他国家的那些庞然大物相比较,就显出中国海运事业的不发达了。集装箱码头上,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装卸机正在从几艘巨轮上卸集装箱。据说这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每年处理集装箱七十五万个。
在鹿特丹以南的三角洲上,从五十年代开始的一项治理工程已进行到最后阶段。从北往南六个入海河口,除了最北面的一个作为通往鹿特丹港的航道,和最南面的一个作为通往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的航道,继续保持开通外,中间四个河口,三个已经筑起挡潮的堤坝,第四个也是最长的一个坝,已经修起一半,预定1985年竣工。为了修建这个坝,专门在河口修筑了一个人工岛和一座从陆地通往人工岛的临时铁桥,从西德、瑞典等地进口石料,制造了专为安放坝基基座、摆放石料用的浮吊,工程十分艰巨。荷兰人民这种与天争地的顽强精神,令人钦佩。难怪工地上一位负责人笑着说,“荷兰是上帝管不着的地方”。这句话透着多么的自豪!
荷兰国家很小,人口密度很大,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然而它能以人定胜天的精神,变不利为有利,使自己跻于发达国家之林。这个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在与荷兰人民交往中认真学习的东西。(附图片)
  鹿特丹港一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