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贵在“创”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7
第7版()
专栏:

  贵在“创”字
  谷斯范
创作自由是作家们最热切期望的要求。胡启立同志代表党中央在《祝词》中提出:“创作必须是自由的。……我们党、政府、文艺团体以至全社会,都应该坚定地保证作家的这种自由。”多少老作家听后感动得热泪盈眶!社会主义文学本来应该是真正自由的文学,长期以来受“左”的条条框框束缚,作家们头上套了“金箍圈”,时间长了,“左”成了顽症。创作创作,可贵的是个“创”字,作家们从踏上文学道路的第一天开始,应该不断有所创新,有所探索,有所突破。只会追随前人后尘,亦步亦趋,作品没有独创性,也就是说,没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这算不了真正的作家,也产生不了真实地、鲜明地反映时代面貌的作品。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相当长的年月里,禁区林立,寸步难行,你能“创新”,能“探索”吗?更可悲的,受“左”的影响长久了,习惯成自然,一篇作品构思刚开始,自己不知不觉扮了唐僧的角色,念起“紧箍咒”,于是笔下人物干瘪,情节雷同,章法“萧规曹随”,调子人云亦云。有创作自由,“下笔如有神”,没有创作自由,“下笔如有绳”,两者效果根本不同。王元化同志在《文学沉思录》里引用了龚自珍的一段话,很有意思。那位清代的颇有真知灼见的作家说:庖丁之解牛,羿之射箭,僚之弄丸,伯牙之操琴,古之神技也。如果你对庖丁说,不许多割一刀,也不许少割一刀,对伯牙说,只许志在高山,不许志在流水;对羿和僚说,只许东顾,不许西逐,否则我就要鞭打你;那么这样一来,神技也就没有了。屠格涅夫在《全集序言》中说:“……在艺术、诗歌的事业中比任何地方更需要自由:怪不得连公文套语都称艺术为“放浪的”艺术、即是自由的艺术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受到束缚,他还能‘抓住’、‘把握’他周围的事物吗?”
胡启立同志讲了我们的心里话:“作家必须用自己的头脑来思维,有选择题材、主题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充分自由,有抒发自己的感情、激情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充分自由”。创作自由正是医治“左”的顽症的灵丹妙药,作家们头上的“金箍圈”解除了,让我们的心灵欢快地歌唱吧!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华腾飞而歌!为迎接文学的黄金时代到来而歌!但是,每一个作家又必须严肃地看待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在攀登世界文学新高峰的漫长征途上,不断有所创新,有所探索,有所突破,写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