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解决“洋机吃洋米”问题 石家庄无线电九厂抓原材料国产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8
第2版()
专栏:

  解决“洋机吃洋米”问题
  石家庄无线电九厂抓原材料国产化
本报讯 据中国电子报报道:河北省石家庄市无线电九厂在引进铝电解电容器关键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抓生产线的成龙配套,抓原材料的国产化,较好地解决了“洋机只能吃洋米”的问题。
这个厂在1982年引进交流腐蚀赋能机等关键设备后,先后自制、购置配套设备三十五台(套),使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设备成龙配套,发挥了引进关键设备的生产能力。为了扩大引进效果,这个厂还委托有关电子专用设备厂参照引进设备,翻版制造了三套腐蚀、赋能设备。1983年,这个三百多人的小厂,完成利润六十三万元,1984年,产量达到二千万支,利润一百五十一万元。
这个厂在引进工作一开始就注意解决“洋机只能吃洋米”的问题,在设备试生产的过程中,就用国产原材料进行代用试验研究,同时与原材料生产厂商定研制新的原材料。经共同努力,生产出了符合该厂铝电解电容器需要的原材料。如铝箔,国内原来只有纯度为99.93%的铝箔,经产箔厂家的努力,现已生产出合乎使用要求的铝箔。
为了减少国家外汇流失,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引进,这个厂还实行技术转让,目前已有广州、武汉等地四个电容器厂,购买了该厂翻版制造的腐蚀、赋能设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