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皮毛公司去年大量收购毛绒 西北牧区人民生活逐渐改善 全年收购总值折合小麦近十亿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1-18
第2版()
专栏:

  皮毛公司去年大量收购毛绒
西北牧区人民生活逐渐改善
全年收购总值折合小麦近十亿斤
【本报讯】西北牧区少数民族人民已因贸易发展,生活得到改善。全国各地广泛展开城乡贸易后,西北区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平凉等城市和辽阔的牧区已建立起新的城乡关系,牧区人民把羊毛运到城市换回他们所必需的布匹、粮食、茶叶等。曾和内地隔绝三十二年的青海巴颜喀喇山的果洛族,在去年底也第一次把九千余斤羊毛运到青海省的潟源县,换回七百多袋粮食,一百多匹布和五十余封茯茶。牧区人民通过合理的交换,正逐渐摆脱了由于反动统治而造成的贫困,开始走上自由、幸福的道路。他们在欢欣中,唱出歌颂毛主席的诗:“毛主席,像太阳,暖烘烘地照在人身上……”,他们热烈地拥护人民政府。他们认为人民政府正确的贸易政策,使他们得到了幸福。
青海少数民族地区,过去在马匪残酷的压榨、掠夺和摧残下,交易滞塞,牧民的羊毛因而变成废物,致使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陷于贫困的深渊。在解放以后,国营贸易公司用合理的价格,大量收购羊毛,牧区人民的废物已变成财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中,西北区皮毛公司共收购羊毛一千六百八十七万余斤;羊绒一万九千二百余斤;驼毛十三万余斤及山羊板皮、肠衣等。照目前的价格计算,牧区人民出售羊毛等收入的总值,能换小麦九亿七千七百八十二万余斤或是四十码的布六十四万余匹。西北牧区人民得到有史以来的一笔大收入后,不仅奠定了他们今后发展生产的基础,并且改善了牧区人民的生活。如住在巴颜喀喇山的果洛族,由于合理价格卖出羊毛,换回粮食,再不像野人一样喝畜血、吃野草了。过去老是穿老羊皮袄的,现在在没有国营贸易公司地方的牧区人民,已经穿上布衣服了,销售花贡呢、青斜纹是最多也最快。迪化市解放前私商每月运进城的布匹最多没有超过一千匹,去年平均每月已增加到三万五千匹以上;西宁市从解放后到去年九月,百货业已由三百六十八户增加到了六百八十七户。这些都说明了牧区人民已逐步摆脱着贫苦的生活。(丁风、田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