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一九五○年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体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1-18
第2版()
专栏:农业生产

  一九五○年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体验
李书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的第一年,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农业战线和其他各战线一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生产粮食共达二、四○二亿斤,较一九四九年增产二○二亿斤,达到战前产量百分之八五·七。生产棉花共一、四二一万市担(皮棉),较一九四九年增产五三三万市担,达战前最高产量(一九三六年)百分之八三·七。其他特产亦大部完成计划。自抗日战争以来,全国的农业生产,曾一度下降到战前水平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去年这一丰收,已使农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而为争取全国财政经济的好转,创造了一个良好条件。
一九五○年农业生产的巨大成绩是怎样得来的呢?雨水调匀固然是客观原因,但基本上则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后,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政府正确领导,各级干部努力,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劳动的结果。回顾一年来的生产工作,我感到下面的几个问题是很重要的。
一、贯彻政策,是发展生产的前提。春耕开始时,农民中间还残存着一些农业社会主义残余思想,怕“冒尖”,不敢放手生产。政务院发布的春耕指示,新区土地改革及征收公粮的指示,与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保护与奖励生产政策,如中南区颁布的十大政策、华东区发布的六项禁令、山西省发布的保护私有财产与保护劳动所得布告等,对于鼓舞群众的生产情绪,安定农村秩序,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又曾发布了合理的粮棉比价,对奖励群众植棉,完成植棉计划,提出了有力的保证。但对烤烟一项,因比价政策没有及时发布,使农民害怕种烟吃亏,以致栽种面积距离计划甚远。又如牛皮价格亦因一时注意不够,在个别省份竟因而杀掉不少耕牛。这些经验,使各级领导机关在一九五一年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必须更好地掌握与贯彻各项有关生产的政策。
二、克服自然灾害,提高耕作水平,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一九五○年各地人民政府曾领导农民有效地防止了水灾,保护了耕地七千万亩,并领导农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螟除虫运动,防治面积达六千余万亩。广泛开展了农田水利工作,受益面积达四千万余亩。因而保证了一九五○年的全国丰收。但各种自然灾害,仍为目前农业生产发展上的严重障碍,据统计,华北因灾害而减产的数量与公粮数量相近。因此,今后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是:继续大力兴修水利,防止水、旱灾;提高群众科学知识,以防除病虫害;并大规模地封山育林,营造各种保安林,保持水土,调剂气候,以逐步改变自然条件,以及领导和组织农民改进耕作方法,提高农业技术,提倡深耕、多锄、积粪沤绿肥,推广新农具,提倡选种换种、推广农药器械,增殖与改良耕畜品种,并注意改良土质等。
三、走群众路线是领导农业生产的正确方法。群众的力量是雄厚的,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一九五○年的农业生产中又充分证明了这一真理。如以兴修水利为例,去年群众组织起来兴修的中小水利占兴修水利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江西省原计划修塘二、四六○座,由于依靠群众,发挥了群众力量,即完成了一○、二九五座,大大超过了原计划。浙江防除虫害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热烈的群众除虫运动,仅采稻螟卵即达二亿五千余万块,捕捉螟蛾四亿余只又两万四千余斤,捉螟幼虫与蛹二千余万个又二千七百斤。从而保证了水稻的丰收。
在农业技术方面,群众也有很多创造和发明。如山西劳模技术能手刘聚宝选育出早北瓜,早玉茭,早熟稻等品种较当地一般品种可早熟半月。山东文登农民选出扁穗小麦,较一般品种增产二成以上。河北大护驾庄劳动模范高贯斗,将全村十九顷碱地改良了十八顷,可提高产量三倍。农民在天旱时发明了豁沟待雨的办法,遇小雨就可以下种出苗。山西、平原等地农民创立了小型农场,进行施肥耕作各种试验,有的村庄还建立了技术小组,按生产季节研究耕作技术,指导群众。像这种有效改进生产技术的事例是很多的。因此,只要我们善于组织与领导群众并向群众学习,总结群众的经验,生产运动便能大踏步地开展起来,生产技术也能迅速提高。
四、“组织起来”是发展生产最好的方法。一年来的经验,进一步证明了劳动互助对发展生产的优越性,凡是劳动互助健全的地方,就不仅克服了生产困难,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水平。山西技术能手刘聚宝最初不相信组织起来的好处,以为只要有较高的技术就可以增产,但自一九四五年开始实行互助生产以后,只耕翻地一项,便有如下差别:在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单干时地耕三遍者只占百分之二十五,组织起来以后,则耕翻三遍的土地达到百分之九十三,劳动互助是组织群众发展生产的基本方法。我们在一九五一年应加强对劳动互助的领导,老区的劳力互助应从“有活就拨工,无活就散伙”的低级基础上向前提高一步。劳动互助要与提高技术,提高耕作水平密切结合起来,并可在自愿的基础上合修水利,合买大农具,合作造林,以推进劳动互助;新区也应从典型作起,从自愿两利的小型互助组入手,并很好地介绍老区经验,逐步地发展劳力互助。
最后,领导生产要善于给群众指示方向,并培养群众的积极性。不同的自然情况,应领导群众发展不同的生产事业,山地应研究“靠山吃山”,水区要研究适应水区的生产方法、不同的生产基础,要提出不同的目标;在生产已恢复的地区,要进一步向前发展,领导上的经验主义固步自封,就阻碍群众生产的前进。老区生产已有相当基础,今年应开展增产竞赛运动,以便更好地发扬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迅速地全面地恢复与超过战前生产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