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南天取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23
第2版()
专栏:

“南天取经”记
本报记者 张述圣
在横向比较中
甘肃正处在她历史上一个最好的时期。
千里陇原奏出了“反弹琵琶”的声声新曲,种草种树有了一个良好的起步。千山万壑,大漠戈壁的绿色,正在一点点、一片片地联接起来,植被破坏问题正在得到有效的制止。
被称为“苦甲天下”的中部干旱地区,粮食长期紧张的状况得到很大缓解,河西走廊五地市出现了低水平的富裕,大部分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或正在解决……
生态、粮食,这两个长期困扰历届甘肃省委的难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转机。
1984年同新省委领导班子成立前的198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21.4%,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1.5%,年平均速度分别为9.6%和10%,连续两年实现了速度、利润、上交利税“三同步”。
同自己的过去比,甘肃的经济确实是发展了,前进了。然而,把甘肃放在全国的经济全局中,同兄弟省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那将是另一种情形——
1984年同1978年相比,甘肃在全国的比重,工业总产值由1.85%下降到1.34%,从名列第十九位下降到第二十二位;
农业总产值由1.85%下降到1.22%;
国民收入总值由第二十二位退居到二十五位;人均国民收入由第十九位下降到二十二位;
财政收入由占全国的2.1%下降到不足2%;
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是全国倒数第一,现在仍然是。
数字是枯燥的,但反映的事实却是活生生的。甘肃在全国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不是在升,而是在降,不是在浮,而是在沉。差距在拉大。
横向的比较,冷静的思索,使甘肃省委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严重挑战。
省委书记李子奇感到的压力最大。
为什么兄弟省的经济建设发展那么快?他们的经验是什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子奇向省委常委会提出建议,组织学习考察团到四川、湖北、广东、浙江、江苏五省学习。1985年3月20日,经中央同意并作出安排后,李子奇和副省长侯宗宾带领部分省级经济部门负责同志和两名地委书记,踏上了“南天取经”的旅程。
学习别人与认识自己
初入南天,不免有些眼花缭乱。丰饶富庶的川西平原、江汉平原,桃红柳绿,油菜花散发着诱人的芳香。而身后的黄土高原仍觉乍暖还寒,难得见到几片绿色。面对这种情景,有的同志发出了感慨:“人家这么好的条件,咱们根本没法比!”
李子奇不这样看。他提议大家考虑一个问题,自然条件差,给甘肃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困难。但,这是不是甘肃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呢?
思索、观察、再思索。当实地考察了南方五省二十多个县、市,参观了百十多个城市的农村企业以及一大批农民的家庭工业之后,新的认识替代了旧的想法,他们找出了甘肃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一些部门和单位,既不研究生财之道与富民之法,又不对经济工作的好坏承担实际责任,工作重点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干什么事都要机械地照抄照搬上级的指示和文件,不敢探索,不会变通,缺少创新,致使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行不通,办不好,或坐失良机。
——用老观念看待人才,用老办法选拔人才,有本事的能人不能脱颖而出,冒尖的能人挺不起腰板。
新的经济思想对甘肃的干部,包括一些地县的干部,还是十分陌生的。
南方的经验,甘肃的现状,象两把锤子,叩击着取经者的心弦。取经途中,他们顾不得领略南方的山光水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消化和咀嚼学到的经验。在宾馆里,在列车上,在轮船的休息室里,举行了一个又一个座谈会。一份份电报传回甘肃省委,再分发到甘肃各地。李子奇、侯宗宾和随行同志的结论是,不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实行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生产的转化,不打破封闭保守状态,不改变干部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干部的素质,甘肃的经济发展就快不起来,就有可能被永远甩在后边。
跳出老圈子
浙江、江苏向取经者展示的绚丽画卷,使他们深深感到,这一切无不紧紧依赖于那里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
然而,在甘肃,乡镇企业只能说是刚刚起步。1984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七亿八千万元,竟不及江苏无锡一个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甘肃不是没有发展乡镇企业的优势:能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原材料工业发达,还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基地。还有大量农畜产品可资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也很可观。
但是,长期以来,甘肃干部群众背着粮食不能自给的包袱,就粮食抓粮食,就农业抓农业,路子越走越窄。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原来提出水路不通走旱路,旱路不通另找路,还是没有跳出农业这个圈。自己的资源放着不用,端着“金饭碗”,过的穷日子。市场上,粉条是河南的,酒是四川的,衣服是江浙的,就连酱菜、豆腐乳也是从外省进来的。
一路上,他们不止一次看到,甘肃的原材料在兄弟省一些很不起眼的小厂或乡办企业被加工增值。自己的资源优势变成了别人的工业优势,然后这些产品又回过头来占领甘肃的市场。
此情此景,给甘肃同志以启迪,也给甘肃同志以激励。他们向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江浙农业生产条件那么好,也靠乡镇企业致富,我们为什么不跳出‘以农为本’、‘以粮为纲’的老框框呢?”
有信心的表现
4月28日,取经者回到了甘肃的大地上。
甘肃省的干部群众对省委书记的南方之行寄予极大期望,密切地关注着省委书记采取的每一步行动:
“五一”节一过,李子奇就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宣讲了他去南方学习考察的体会;
5月10日,他向省委常委会汇报,对甘肃经济工作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要意见;
12日,举行了有四千多人参加的“学习外地经验,振兴甘肃经济”报告会;
5月23日到6月10日,李子奇又奔赴天水、平凉、定西三个地区了解乡镇企业、农业生产和灾区群众生活情况,同侯宗宾一起主持召开了陇南、陇东和定西经济工作会议,研究制订了一系列加速开发建设这些地区的政策和措施。
甘肃地域辽阔,情况千差万别。学习外地经验也不能“一刀切”。但有一个问题却毫无例外地摆在了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面前。李子奇、侯宗宾在给省委的报告中说:
“必须继续改变思想不够开阔,目光不够远大,接受新事物比较慢,现代科学知识少这个‘土’字。”
1981年12月,耀邦同志在一次关于甘肃工作的谈话中指出:“甘肃的干部优点很多,如老实、刻苦、厚道,这些优点要很好发扬。”他又说:“甘肃的干部也有个缺点,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有些‘土’”。
这里有赞许,有批评,更多的是寄予期望。
走出小天地,面向大世界,是改变“土”的好方法。这次出去,他们看到的是南方五省经济建设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听到的是一条条搞活经济的新鲜经验,许多过去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事,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南天取经”开阔了甘肃同志的眼界,也坚定了他们把甘肃工作搞上去的信心。一踏上甘肃大地就把几年来举棋不定的改“土”问题提到干部群众面前,就是一个有信心的表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