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不挤“独木桥” 广开成才路——山西省芮城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23
第5版()
专栏:

不挤“独木桥” 广开成才路
——山西省芮城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调查
山西省运城行署教育局长 温梦鱼
芮城县地处秦、晋、豫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带,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滩,沿山适宜种树、放牧,依河可发展水产养殖。这对于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有着很大优势。但由于人才缺乏,多年来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一直徘徊不前。据统计,中等以上技术人员仅占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三点五。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普通中学忽视了职业技术教育,造成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一条道路,一个模式,一切为上大学而奋斗,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每年高中毕业生除30%的人能上大学外,60%以上不能升大学的学生,无一技之长,回乡后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芮城县委、县政府和教育部门感到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从1982年起,他们新办、改办了一批职业技术学校。现在全县已办职业中学七所,三所普通高中也附设了职业班或增设了技术课。共计办了缝纫、机绣、林业、木工、建筑、机械、水电、运输、师训、养殖等二十五个专业,在校学生一千零二十人,职业学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达到二比一。
一、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要。芮城县的职业学校密切结合农村发展商品生产、乡镇企业和专业户的需要,培养农产品加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所需的人才。全县职业学校共设置了二十多个专业,其中缝纫、木工、机电、幼教、养殖等专业占70%以上。这些学校实行定向培养,不包分配。学生学起来很带劲,进步很快。学校既办职业班,又办厂(场),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岭底林业中学有林业职业班,就办了苗圃场,绿化荒山五千余亩。学张职业学校有无线电班,就办了无线电修理门市部。城关镇农技校养殖职业班,办了鸡兔饲养场。不少学生家庭也适应农、副业发展,与学校签订合同,要求学校提供信息,进行技术指导。这样,学生毕业后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就成了当地的专业户。
二、依靠社会力量办学。职业学校培养的都是各有关部门迫切需要的人才,所以联办单位都舍得投资。多年来难以解决的困难解决了。现在,全县参加办学的有县经委、科委、供销社、林业局、经营管理局、卫生局等单位以及十多个乡(镇)。据统计,去年全县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共达三十多万元,其中县教育局拨款仅十万余元,联办单位投资二十余万元,占经费总额的65%以上。
三、合理安排,提高教学质量。各校都努力把文化学习和就业前的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如大王师范职业学校的幼师班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高中文化课外,还学习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卫生学及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课。很多学生毕业后成为工作单位的骨干。
全县职业技术学校已毕业了一千多名学生,各种培训班毕业了二千多名学生。其中二百多名学生被各单位招收录用,三百多人回乡担任了乡团委书记、妇女主任、村支书、村长,二百多人到乡镇企业当了班组、车间、联合公司和加工厂等企业的领导和技术员;一百多人被聘请到外县、外乡镇职业学校和培训班当了专业教师;还有五百多名毕业生当了养鱼、养鸡、养猪、养兔、林业、植保等专业户,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头扶持“贫困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城关镇的焦立中同学,在校期间学得了一手养鱼技术,去年他承包了镇上原来无人承包的四百多亩淡水养鱼场后,根据当地气候和水质情况,科学地选择鱼种,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了闻名全县的“万元户”。在他的带动下,沿河一带出现了五十多个家庭养鱼场、养龟场和水草种植场,其中有十五户已成了年收入在五千元以上的专业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