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江南”风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25
第1版()
专栏:

“江南”风格
本报记者 王政 本报通讯员 皮树义
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的时刻,上海江南造船厂职工怀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蚂蚁啃骨头”,造出了国家急需的一万二千吨锻造水压机,为我国重型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江南厂这种急国家所急的精神被誉为“江南”风格。
进入八十年代,在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经济的新形势下,“江南”风格在江南造船厂进一步发扬光大。
江南厂有了自主权,不忘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安排生产,首先考虑国家需要,千方百计为国家多做贡献。四化建设需要外汇,江南厂努力造好出口船,为国家创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国家重点工程需要大型设备,江南厂抢着干。在葛洲坝,江南厂造的高三十四米、重一千八百吨的我国最大的闸门,扼守在滚滚江水之中。在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江南厂造的二百米高的我国最高的烟囱铁塔,耸入云霄。在黄浦江第二条过江隧道工地,江南厂造的直径十一点三米的大型隧道掘进机,正日夜向江底掘进。这台掘进机是目前世界上直径超过十一米的三台掘进机之一。
江南造船厂是我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今年6月3日是她的一百二十岁生日。它的前身是1865年
“洋务运动”中建立的江南机器制造局,解放后,发展成国内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江南厂职工从解放前工厂的坎坷历程和解放后蓬勃发展的历史中,深深感到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江南厂的今天。他们把为国家多做贡献当作自己的光荣职责,敢于吃苦,敢打硬仗。
造出口船,要有高质量。开始,在船体车间,日本技术专家检查一个焊好的船体分段,发现一个毛病,画上一个白圈。白圈竟多达三百多个!这一个个白圈,敲打着职工的心。为了让中国船舶走向世界,为了给国家多创外汇,江南厂展开了一场质量攻坚战。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一方面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工人自检、互检与专职人员检验相结合,工人努力提高焊接技术,船体分段的质量提高了。1980年以来,建造的十三条出口船的七百十二个船体分段,都是一次交验合格。为“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建造的二万七千吨散装货轮“世沪号”,获得了国家质量金质奖。包玉刚先生称赞说,中国造船厂有能力建造世界第一流水平的船舶。
企业要讲经济效益。江南厂不仅讲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考虑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只要是社会需要的,不管利大利小,江南厂都积极完成。
去年9月,为开挖第二条浦江隧道建造十一点三米大型掘进机的任务落到了江南厂,要求在11月底完成。当时正是造船的紧张时刻,船台上人手不够用,而且造这台掘进机油水也不大。但是,想到为上海人民造福,想到开挖浦江隧道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江南厂选派最好的技术干部和工人投入试制工作。他们日夜奋战,终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造出了这台重六百四十吨的庞然大物,保证了工程的需要。
作为我国造船行业的老大哥厂,江南厂以全局为重,热情帮助兄弟厂发展生产。江南厂在技术合作中,既讲平等互利,又讲无私支援,给“江南”风格增添了新的内容。
福建马尾船厂论年龄比江南厂小一岁,但论造船水平却是个小弟弟,只能造三千吨级以下的中小型船舶。1983年以前,由于管理不善,连年亏损。1983年马尾厂建造五千吨级散装货轮“盖山”号,遇到了不少困难。江南厂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先后派出精兵强将二百多人次到马尾厂传技术、攻难关,与马尾厂工人一起奋战,使“盖山”号顺利下水。马尾厂当年减亏几十万元,江南厂只收取相当微薄的费用。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称这是无私援助。1984年,江南厂派出管理干部,重点帮助马尾厂提高管理水平。这一年马尾厂盈利九十万元。今年,江南厂还有二十多名干部和工人在马尾厂帮助工作。现在,马尾厂已经能够独立建造五千吨级的船舶,还承担了造出口船的任务。
去年,社会上一度兴起滥发奖金风。江南厂有的同志提出是不是也多发点奖金。厂领导算了一笔帐:按照工厂的财政实力,没有多发奖金的可能。要多发,只能是巧立名目,挖国家的墙脚。这样的事,江南厂不能干。厂领导向职工讲明了情况,坚持不滥发奖金。
“江南”风格来源于江南工人的光荣传统,来源于工人阶级的主人翁责任感,来源于江南厂职工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厂长赵福生说得好:“我们工厂是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国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