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杂谈精神界的生态平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28
第5版()
专栏:

杂谈精神界的生态平衡
刘再复
科学家们早已注意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了。他们从人类的现在与将来着想,正在为此努力奔走。我由此而想起我们的精神界也有一个生态平衡的问题。
我们吃过不平衡的苦头实在太多了。先是吃自然界生态平衡被破坏的苦头,那是1958年“以钢为纲”大炼钢铁的年月,人们无情地砍伐大片森林。“文化大革命”中,又因为“以粮为纲”,许多经济作物也遭到惨重的浩劫,其损失叫人想起来就痛心。而在文化界,生态平衡被破坏得更加惊人。在“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一切精神产品,全是阶级斗争的宣传品,其他种类的精神产品几乎灭绝,结果造成一次我国民族精神的空前大倾斜。
鲁迅的《科学史教篇》最后有这么一段话,他说:“顾犹有不可忽者,为当防社会入于偏,日趋而之一极,精神渐失,则破灭亦随之。”又说如果“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他的这段话是针对当时的具体社会情况而发的。那时整个社会注意科学技术,鲁迅的文章也是提倡科学技术的,但他天才地提醒人们不能忘记文学艺术,以免使社会失去平衡,一旦失去平衡,科学技术也会归于“无有”。因此,他认为社会不仅要有牛顿,而且要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波义耳,而且要有拉斐尔;不仅要有康德,而且也要有贝多芬;不仅要有达尔文,而且应当有卡莱尔。鲁迅说:“凡此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因以见今日之文明者也。”这段话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我领悟到:文化界、精神界不也需要生态平衡吗?
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构成体,组成社会的人群,精神上的需求是非常复杂、无限多样的。任何人都有自然欲求(物质欲求)和精神欲求(文化欲求),这两种基本欲求又派生出无数种需求。特别是精神上的需求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把人的精神需求看作一个整体性的巨大系统,那么,描绘这个系统,展示这个系统的各个层次,将不是容易的事。在这个大系统中,如果我们按年龄、性格、文化水平、民族、职业、性别等项来划分需求的子系统,那么每个子系统又仍然是非常复杂的。可以说,天底下没有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精神需求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从事精神生产和管理精神生产的人,就不能不全面地考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精神需要。人类的多方面精神需求,就要求社会给予他们多方面的精神满足,而只有精神界的生态平衡,才可能实现这种满足。我们所说的精神界的生态平衡,就是要求社会的精神产品尽可能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全面精神需求,保护一些社会需要的、但却常常被忽视、被排斥的精神产品。
精神生产考虑满足社会需求时,应当有一种广阔的、长远的眼光,而不能急功近利。我国过去文化界有一种弊病就是太着急,眼光太狭窄。国家有某项具体政策,精神生产部分都一窝蜂地去表现这种题材。这样就必然破坏精神界的生态平衡。其实,精神产品的社会功利价值是非常广阔的,它的有用性,是一种极广泛的概念。有的是直接之用,有的是间接之用,有的则是迂回之用,有的是深远之用,有的是低层次之用,有的是高层次之用,有的是教育之用,有的是审美之用。而且每个人的精神需求都是不断流动变迁着的,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心境下有不同的要求。
我们讲生态平衡,不是不讲倾向性,不是不分高低、优劣与文野,不是不分美丑,恰恰相反,我们讲生态平衡是为了给各种风格的美打开广阔的道路。但是,分清高低文野,不等于一色化,不等于一窝蜂。不管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它要赢得精神上的丰富和平衡,视野一定要广阔,眼光一定要开放。因此,不要再以“倾向性”为借口,武断地剥夺某些精神产品的生存权。不能只讲“倾向性”而忘记整体性。许多讲“倾向性”的人,常常忘记精神生态的整体性平衡,因此,他们的“倾向”,就变成“倾斜”,变成文化上贫乏的、沙漠似的“倾斜”。
我们所讲的生态平衡,也不是刻板的平均分配,而是一种动态平衡,是发展竞赛中的平衡。在竞赛发展中,会出现非平衡态,但是,我们如果克服这种非平衡态,就会迈向更高层次的平衡。我们的双百方针,就是保证积极的、流动的精神界的生态平衡的最好的方针。可惜,这一方针发生过变质,变成了阶级斗争的策略,“文化大革命”中竟变成了全面专政的一种形式,因此,百花变成只有一花。然而,只有一花的大地,则必定是荒芜的大地,所以“文化大革命”的结果是“大地茫茫真干净”,我们党和国家的优秀人材几乎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古今中外的精神产品也几乎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于是,我们的精神便处于一种纯粹的痛苦,纯粹的疯狂,纯粹的不幸。我们的教训实在太丰富了,我们不会再象过去那么傻了,那么片面化了。
(摘自《读书》1985年第4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